从近年来华为暴露出的管理问题上也说明,华为正在经历一种文化变革的考验,内部文化过于强硬、人性化不足,家长余风严重等等,时时困扰着今天的华为发展。
“华为家长余风非常明显。”汤圣平说,“华为像一个严父告诉你这么做,告诉你那样做。”
另一方面是一种人性的缺失。多年来在华为一直奉行高强度劳动,曾经一直是6天工作制,最后改为5天半,后来是两周一大休一小休,最后是一个月有一周是6天。
杨东龙认为:“企业在创业阶段,可以这么去要求,因为大家能够在一起创业,共识性、价值观都会比较一致。工作中恨不得连轴转,但一个企业走上一个规模,步入正规,就要改变。”
汤圣平感慨:“如果我不在华为,我可能挣不到这么多钱;如果不在华为,可能我买不起房;但如果不在华为,我可能有了房有了家。”华为人到处被派来派去,可能会成为公司用人上一个深层次伤口。
发展型企业进入平稳发展后,必然面临改变,华为正面对这样的十字路口。
「内幕访谈」
从HR角度看真实的任正非
《财经时报》:在整个IT、电信业,任正非的《华为冬天》非常著名,在2001年不少电信系统领导都在拿着这篇文章进行学习,但你们的《走出华为》对《华为冬天》进行了否定。
杨东龙:2000年任正非表露,华为将要迎接井喷式的增长。2000年6月,华为大量招人,招收应届毕业生1万人,最终实际到位6500多人。这么短时间,这么多人进入华为,而且很多人都是实际经验一穷二白,对未来充满五彩缤纷的幻想。大规模招聘,华为犯了很大错误,而到2001年2月《华为冬天》发表,就是错上加错。刚刚大张旗鼓,打“飞的”(当年华为许诺学生报到坐飞机可报销)来的新人,马上被泼了一头冷水。
《财经时报》:华为扩张,其实也是企业家很正常的一种冲动。
杨东龙:一方面喊“冬天”,一方面又在急速扩张,这是很矛盾的,这样很悖论的观点同时发生在一个企业,其实是很多、很常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