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按照“两结合,一提高”的要求,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是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和社会各方积极性、创造性,加快生产力发展的最积极、最活跃、最强劲的动力。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在确保全县财政增长、农民增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2年,非公有制经济营业总收入达到了12.7亿元,实缴税金占到了全县财政自收收入的66%。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渐完善及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我县非公有制经济规模小、速度慢、路子窄、档次低、经营粗放的矛盾充分暴露出来,严重地制约了发展的快速推进。为拓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领域,提高质量效益,促进二次创业,参与更大竞争,县委政府适时提出了“两结合一提高,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二次创业”的战略构想,目的在于鼓励、引导非公经济有了资本原始积累之后,从传统单一的服务行业中突破出来,放心、放手、放胆地把资金投向创新性、开发性的产业建设上来,有效开拓发展和效益增长的空间。去年我们以能禹镇为中心,初步建成了绿色食品加工园区,有12家私营企业围绕绿色产业建设,把资金投向了蔬菜加工、保鲜、包装、储运等项目,有力地推进了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同时实现了县、个私经济业主和群众的利益双赢,园区五家企业的老板在春节临近时,给县委政府送匾,以表达县委政府支持帮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感激之情。这件事也反映了非公有制经济阶层盼望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空间,让他们的资本和创业追求有用武之地的强烈愿望。今年,必须加大“两结合一提高”的贯彻落实力度,强化措施,明确职责,努力地完成非公有制经济营业总收入增长25%的增长目标。要加强组织领导。县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负起责任,把宣传、组织、指导工作做实。县级五套班子成员,要继续把挂点联系非公有制经济的工作做好,做出成绩。县乡镇企业局,要结合省州的安排部署,联系发展实际,制定合理可行的实施方案和考核目标,并抓好目标责任的落实。要把能禹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建设作为工作重点,要成立必要的领导协调机构,完成整体规划,搞好项目申报,加快建设步伐;要完成组建企业集团的任务;按“国家级乡镇企业科技园区”建设的标准,把园区建成我县引进资金技术、农产品加工,特别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成为带动产业发展的强劲龙头。要加强对企业发展的指导,指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管理运作方式和经营行为,促进企业增加效益,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各乡(镇),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明确党委书记、乡镇长是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的职责,结合自己的特点和实际,挖掘潜力,研究发展的办法措施,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和全县的支柱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及企业改制改革结合起来,鼓励支持他们真正放心放手放胆地去开拓致富的新天地和履行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神圣职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