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强化学习的意识,提高干部的素质和本领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商品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我们组织、指导和服务广大群众进行商品生产,不但要求我们要有敏锐的思维能力,还要有灵敏的观察预测、分析判断能力和广博的知识,只有经过坚持不懈的学习,学会运用各种媒体、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捕捉信息,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才能适应市场需求,有效的指导生产,赢得群众的信赖。我县干部的学历结构,通过多年各种形式的学历培训,学历和文化基础明显提高,但科技知识,特别是自然科学知识,组织营销、开拓市场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却仍然十分贫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如不潜下心来,刻苦钻研,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就不能适应岗位职务的要求,履行好应尽的职责。因此,要以制度和机制作保障,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使广大干部真正把学习作为第一需要,达到学以提高、学以致用的目的,以客观灵活的领导艺术和具体有效的实用技术,树立起领导和组织生产实践的权威。
(二)要强化责任意识,在发展创新上取得新的突破
作为一个部门和地方的负责人,党和人民在把权力交给你的同时,就意味着承担了发展一个部门,振兴一方经济的政治责任。肩负了这个责任,就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事业心,全力以赴地把所负责的事情谋划好,发展好。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到解决带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上,把握政治方向,努力使自己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谋得深一些,做得实一些。当前,最重大的问题就是找准发展方向,加快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这是领导的责任,也是全体党员、干部的重大职责。找准发展方向,就要善于学习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善于把上级的决策部署同本地实际相结合,善于科学分配经济、社会资源,促使效益最大化,把辖区的特点与全县经济发展战略相结合,博采众智,拿出切实可行的新思路、新办法,打开工作的新局面。我们有的干部,到一线工作了几年,但还情况不清、工作不熟,对全局性的重大问题缺乏思考、重点研究、重点部署,对阶段性的问题或个别突出的矛盾缺乏突破的手段和化解的方法,出现了职位效益“空缺”。一心想的是职务区分谁大谁小,工作权利孰重孰轻,回到机关如何谋到一个好职位等,这些问题在新的一年里决不能再出现。我要强调,要加快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就要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摸清家底,算清细账,在准确把握整体情况的基础上,找准影响发展的关键问题和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发现比较优势,利用比较优势,学会利用市场的力量,围绕经济发展,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确定1—2个主导项目,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工作思路,发展区域性特色经济。要善于因势利导,引导群众干自己想干的事情,把工作重点放在服务和做单家独户做不了的事情上,弥补市场经济和个人经营方式的不足,形成干部与群众合理分配资源,领导与群众各理其事、各尽其责,形成全面发展、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要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求实效的不良风气,开动脑筋,集中智慧和力量,把支柱产业建起来,把经济搞上去,做到上无愧于党、下无愧于民,为官一任、兴业一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