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快清理法规和健全机制,为塑造诚信关岭优化发展环境奠定制度基础
要严格贯彻《行政许可法》,按照国务院、省、市取消行政审批的有关精神,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切实减少行政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规范审批行为。凡是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没有明确规定,与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不符,不利于经济发展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予以取消。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严格规定审批内容和范围、审批条件和程序,减少行政审批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力,增强行政审批的透明度。要进一步放宽准入限制,坚决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激活民间资本,鼓励外来投资。在去年清理不符合国际惯例和经济发展要求的地方性政策、措施基础上,今年还要进一步加大清理力度,特别是对不利于对外开放、不利于西部大开发、有碍外来投资、与国家政策法规相抵触、难于兑现的\"土政策\"和\"承诺\"要进行全面清理。
建立健全政策咨询、沟通和反馈制度。要确保政策的稳定性,避免政策变化的随意性。在调整政策或发布政策前,必须多方听取意见,并在政策实施前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要强化对政策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工作,对执行不好或没有落实的,要迅速查明原因,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有关政策得到落实。各有关部门研究制度政策时,要主动和相关部门协商沟通,保持政策相互配套,便于操作,防止政出多门,政令抵触。对于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的政策,要明确一个主要责任部门,协调处理政策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将本县中长期发展规划,经济结构调整计划、产业发展导向、重点招标项目等相关政策及时向社会公布;各有关单位特别是面向企业服务的部门,要设立咨询窗口和咨询电话,方便企业了争有关情况,切实增强政策的透明度。
建立系统完善的企业信用管理制度,要帮助和支持企业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要以创建\"文明信用企业\"为载体,以\"重合同、守信用\"为主要内容,突出解决欠债不还、偷税逃税、产业欺诈、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问题。引导企业合法经营,诚信立业,塑造良好的信誉形象,作\"社会公认放心的企业\"。坚持制度创新,健全监督制约机制。要遏制企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从社会环境上推动企业建立良好的信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完善市民举报制度,公开批评不正当竞争行为,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反不正当竞争的氛围,用社会舆论的力量约束企业竞争行为。要抓紧建立企业和公民个人信用等级评级管理办法和信用不良行为的警戒公示制度,增强全社会的信用观念。要探索企业信用奖惩机制,使依法经营企业因守信而受益,并享有各种便利,使有失信行为的企业受到全社会监督。营造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从今年起,县人民政府将对一批守法经营,信誉良好的企业进行表彰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