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激励的心理原则

   2023-10-05 互联网2060
核心提示:正确的激励原则,能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使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不正确的激励原则,尽管也能调动积极性,但容易偏离方向。因

正确的激励原则,能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使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不正确的激励原则,尽管也能调动积极性,但容易偏离方向。因此,要在正确的激励原则指导下制定激励措施。

  1.了解人员的心理需求和人格类型

  激励是为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满足人的正当的、合理的需要,因此在制定激励措施前,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以确实掌握人们的基本需要什么?满足的程度如何?哪些需要的满足最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起到较好的效果。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职工有2700种,72大类需要,尊重和荣誉的需要,成就的需要,发明创造的需要以及文化的需要,劳动的需要等。人格类型划分方法很多。主要指内向和外向两种人格取向。内向者态度内向,受自主、能力,成就需求的推动;外币者态度外币,受追求权力,受社会尊重等需求推动。

  职工的不同心理需求和人格取向,就产生不同的动机,这就要求管理者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

  2.正确地分析职工的工作动机

  职工的工作动机的强度,不仅取决于他从工作或劳动中获取什么,而且还取决于职工对管理人员的工作安排和外在报酬的心理需求的满足感。研究材料表明,职工努力工作可能取决于下列因素:

  计自己作出的努力能否达到或超出管理目标的可能性;

  (1)若达到目标,获得奖偿的可能性;

  (2)外在报酬满足需求的可能性;

  (3)工作中满足心理需求的可能性;

  (4)对这些需求的满足所做的评价。

  3.满足职工的外在需求

  所有的职工都希望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最一般的最普遍的满足就是工资和奖金,这是外在的满足。工资不仅是生活的保障,而且也是社会地们、扮演角色、受人尊重以及个人成就与权力的象征。工资的激励作用取决于许多具体的条件:A人格特征;B。成就需要;C。经济背景等。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