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需要大环境

   2023-09-13 互联网2110


  大量的案例说明,员工任何形式的不忠诚行为都是因为利益的问题。忠诚说到底,实质上就是利益关系问题。要解决忠诚问题,首先得处理好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以及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横向比较利益的协调关系。在市场经济社会,每一位员工都该追求自己的合法利益,这是无可非议的价值理念。但是这种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和维护,不能损害其他同事和企业的利益,得符合天理良知和法律法规。

  忠诚是双向互动的,企业要求员工忠诚,企业也得忠诚于员工。人都是有感情和思想的,都渴望自己的工作成绩与工作能力得到企业、部门的认可,都渴望在工作的晋升中提高自己的价值。从企业角度来说,如果在分配制度和晋升制度、绩效评估制度的安排时,没有注重有些员工的应得利益,没有体现按劳分配、按能力分配、按能力晋升,使得一些员工进行非理性的本能反抗,即该给的不给,我的工作成绩和工作能力得不到企业、部门的认可,那么我又何苦去认真工作、关心企业呢?难免没有“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心理反抗。企业在人事安排、工资待遇等方面,要做到公正、公平、公开,有正确的晋升途径和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不因人而异搞双重标准,不要将部门领导与部室人员的工资收入相差五六倍、二传手三传手太多,要使那些年轻有为、干实事、贡献大但资历浅薄、无关系背景的人才真正获得自己应有的全面利益,不要造成“干事在前,收入在后”、“干事的不如搞形式的”、“埋头苦干不如讨好部门领导关系”、“人才不如奴才”的最大的不公正、不忠诚。否则,这些受到委屈和伤害的员工很难忠诚于企业,必然会有“身在曹营心在汉”、何去何从的迷惘,自然也就没有了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一个企业如果老是以“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行政用人模式,单凭部门领导的主观评价来确定一个员工的“德”、“能”、“勤”、“绩”和晋升标准(假如这个部门领导观念保守落后、倚老卖老,用老眼光看新世界,而这个下属员工思想活跃、开拓创新、刚直不阿,两人曾在工作上发生过分歧和争执,使这位部门领导耿耿于怀,借机报复;假如这个部门领导心胸狭窄,生怕年轻有为、真才实学的下属员工超越自己、取代了自己的位置,而故意贬损,将下属的小毛病扩大化,并尽力抹杀这位下属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成绩。甚至于动用自己在企业苦心经营多年的利益团伙、关系网络和手中的职权围追堵截这位下属员工的发展。对这位员工是多么的不公正、不忠诚?),以“论资排辈、亲疏好恶”来任命中层管理干部,没有“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选拔、激励、约束机制,堵塞了其他年轻有为、刚直不阿的人才的发展机会,导致能力好不如关系好、能力好不如资格老、埋头苦干不如想方设法讨好领导的大风气。那么,时间长了,那些刚直不阿、真才实学的员工会不心寒吗?还会一如续往地忠诚于企业吗?现代企业要通过强有力的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制度建设、人力资源配置和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机制,让广大员工看到企业发展的希望,看到个人发展的机会,能在企业发展的平台上实现自我发展、提升自我价值,在员工自我发展、自我实现中促进企业的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忠诚,两者理性化共赢。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