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例就是员工培训后发生人才流失的典型例子。T电气公司把叶某送到美国去培训,叶某在培训过后却跳槽了,使T公司不仅蒙受培训费用的损失,还流失了一名人才。
任何投资在带来收益的同时,都存在一定风险,培训也不例外。风险的存在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我们对风险的忽视或在风险面前却步。在本案例中,T公司蒙受了培训投资损失,无疑是值得同情的。但是,仔细分析该公司的培训过程,可以发现其培训管理漏洞很多,使得本来可以规避的风险发生了。主要表现在:
1.培训对象选择失误。企业培训对象主要包括新进员工、转换工作员工、不符合工作要求员工和有潜质的员工。但是,针对每种类型的员工,企业培训目标和内容不同。对有潜质的员工,培训项目一般会提高员工的通用技能。投资于这种类型的员工,投资费用比较高,企业能够得到的预期回报也很大,同样存在的风险也很大。因为有潜质员工的培训结果很容易被其他企业使用,员工容易被高薪挖走,员工跳槽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对这种类型员工进行培训,在培训对象的选择上要慎重,不可随意行事。显然,在本案例中T公司就犯了这个错误。该公司感觉叶某是个人才,投资大笔钱送其去美国培训。但是,叶某进入公司还不满1年,就企业来说还未对该员工的品德和能力进行深刻了解;而对叶某来说,其对企业的归属感不强,跳槽倾向比较高。选择新员工进行技术培训,无疑加剧了企业培训的风险。
2.培训需求不明确。企业的培训目的是为企业经营管理和持续发展服务,并不是“为培训而培训”。因此,企业应该紧紧围绕自身发展的需要,对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教材等各方面做好计划。案例中,T公司本来签订合同培训3个月,但是,公司随意延长培训时间,把受训人员留在国外无人管理,也没有及时补签培训协议。即使叶某重新出现,偿还培训费用,延长培训期内的费用还得由公司自己承担。可见,T公司应明确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员工,需要什么样的培训,否则,受训人员很容易钻企业的空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