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人造卫星飞过巴西海岸外南大西洋上空时,星载仪器突然陷于紊乱,发出一串毫无意义的数据。
几星期之后,另一颗卫星经过同一区域,电脑发生了错误,切断了一条电路。哈勃太空望远镜运行到这里,也莫名其妙地打起转来,3天后才恢复正常。
难道是神秘的百慕大三角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扩大到了太空吗?非也!这个被航天专家称为“南大西洋异常区”(简称“SAA”)的区域实际上是个太空电子陷阱。
上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物理学家范艾伦分析人造卫星的探测资料,发现地球周围有内外两个辐射带,它们是地磁场俘获带电粒子密集区。

1958年,美国宇航局也证实离地面几百公里到几千公里处,有一条环形带电粒子的内辐射带,由地球磁场俘获的外太空高能粒子组成。
南大西洋异常区是怎么形成的呢?它为何存在在南大西洋上空呢?大家知道,地磁轴与地球自转有11°左右的倾角,磁轴穿越赤道平面时向西太平洋方向偏离500公里,这导致南大西洋上空的内辐射带内侵大约500公里,离地面仅200公里,内侵区就是“南大西洋异常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