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苏军百名空降兵核爆中心实战演习

   2024-03-11 互联网1020
核心提示:  1956年9月10日,在冷战最为激烈的时刻,苏联在哈萨克斯坦塞米巴拉金斯克靶场举行了一场大规模核战争实兵模拟演习。在3.8万吨

  1956年9月10日,在冷战最为激烈的时刻,苏联在哈萨克斯坦塞米巴拉金斯克靶场举行了一场大规模核战争实兵模拟演习。在3.8万吨梯恩梯级原子弹爆破后一小时内,272名未穿任何防护服的苏军官兵乘直升机深入“死亡之都”,在核爆中心成功空降,遏守核弹撕开的敌方防线缺口,一直坚持到主力部队赶来,表明苏军即使是在“辐射地狱”里也能勇猛杀敌,击溃美军。

  苏联官方称此演习是为了实战演练核打击后战术空降兵的战斗使用,目的是遏守杀伤区域,直到攻击部队主力从前方赶来。实际上是想通过实兵核爆试验来查明,在近四万吨级原子弹爆破之后,经过多少时间可以向核爆中心派出战斗部队,深入接近距离多远,在达到致命辐射剂量之前能够坚持多久。当时美苏都在积极备战核战争,包括高级军事指挥官在内,很少有人关注已方官兵深入核爆中心后会遭到什么伤害,对健康产生什么致命影响,演习组织者最为关心的是互相发动核打击后能给敌人造成什么样的损失。

  塞米巴拉金斯克核试验场首次热核爆破试验场景

  最新曝光的有关此次核弹实兵空降演习的绝密材料表明,演习指挥炮兵元帅涅杰林向时任苏联国防部长朱可夫元帅汇报时总结称:“根据演习中使用的原子弹杀效果可以得出结论,敌方战场防御枢纽将被可靠压制,从而可以在爆破之后空投空降兵。在200-300米高度爆破后15-20分钟后,在辐射剂量为5伦琴以下条件下,空降兵可以根据辐射水平在距离爆破中心400-500米处从直升机上空降。”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