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绿素效率更高
研究人员推测具备叶绿素和视网膜分子的生物曾一度同时共存。“你能想象这一情形,光合作用在有一层紫色膜的生物中进行,” 代丝沙马说。
研究人员表示,但不久之后,这种平衡被打破,偏向于有叶绿素的生物,因为它比视网膜分子的光合作用效率更高。“叶绿素不是吸收太阳光谱的高峰值,而是能更加有效地利用光线,” 斯帕克斯说。
代丝沙马承认他的想法目前还仅仅只是一种推测,但表示这一说法与科学家已知的有关视网膜和早期地球的其它事情相吻合。比如,视网膜分子较叶绿素结构简单,在早年地球的低氧环境下很容易产生,代丝沙马表示。
此外,形成视网膜分子的过程类似于脂肪酸的形成,许多科学家认为,脂肪酸是细胞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成分之一。“脂肪酸是最早的细胞膜形成所必需的物质,” 代丝沙马说。

地球
最后,一直活到今天的盐杆菌是利用视网膜分子进行光合作用,其实它根本就不是细菌。它属于最原始的有机生物——古菌(archaea)。此生物家系可追溯到地球出现有氧环境之前的年代。
综上所述,这些不同证据表明视网膜分子的形成早于叶绿素,代丝沙马说。
研究小组在今年的美国天文学学会的年会上称早年地球为“紫色地球”。此研究的详细情况发表在最新出版的《美国科学家》杂志上。此研究小组还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将其研究成果提交给科学杂志进行预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