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巨友人生感悟

   2023-03-08 互联网5070

  
  在众多的文人笔下,通常把死亡描写的十分美丽动人,把死亡称为生命的再生与永恒,就象梁祝那样,羽化成仙,变成自由飞翔的美丽蝴蝶。在佛家的理念中,死亡为涅槃,为再次轮回重生。人若真得能死而复生,或拥有来世,重新再从小到大活上它一回该有多好,许多重生人的智商,定会远远超过神机妙算的诸葛亮!

  感悟偶像
  
  远古时代,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还处于相当原始蒙昧状态。对频频发生的自然灾害充满了敬畏,认为是某种神灵在惩罚人类。于是便产生了对原始图腾的崇拜与祭祀,祈求得到神灵的宽恕与保佑。那时,人们所崇拜祭祀的对象可谓五花八门,从大到日月星辰、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小到猛禽飞兽、老树奇草等,无所不有,多得让人不胜枚举。
  
  人类对自然界景物的偶像崇拜,逐渐衍变到对人类自身偶像的崇拜,无疑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项重大的进步,一次质的飞跃,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人类对自身族群里的杰出人物,开始当做偶像甚至神灵来敬仰崇拜,人类开始在偶像中造神。三皇五帝,秦皇汉武、成吉思汗,孔子、孟子、老子、孙子、屈原、杜甫、李白、诸葛亮、关羽、张飞……其实,许多人在生前声名远不如死后显赫,其高大完美形象大多是后人用重彩涂描上去、或用金箔硬贴上去的。历史发展到今天,在现代化社会中,人们的偶像崇拜早已把目光从高大庄严的神坛上,移到平凡的现实社会里,偶像崇拜变得多元、多样化,变得个性化和新潮时尚化。迷信权利的崇拜政治家;追逐财富的崇拜事业有成的亿万富翁;士兵崇拜身经百战的将军;喜欢足球的崇拜马拉多纳;喜欢拳击的崇拜拳王泰森;喜欢科学的崇拜爱因斯坦…
  
  在人类的精神世界里,的确需要真正偶像的存在空间与位置,历史上那些真正值得人们崇拜的偶像,是民族的脊梁,是人类的精神支柱,是茫茫雾海里灯塔。世界若没有了偶像的崇拜,人类就失去了阳光,陷入永恒的黑暗迷茫;人类若失去了偶像引力的吸引,就像一片失去凝聚力的散沙,随时会被暴风吞噬的无影无踪。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