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新奇闻:“北京人”真有77万岁?

   2024-03-11 互联网720

  3 野人不存在,但有神秘感很好

  对古人类的研究让周国兴也接触到不少野人“传奇”,这与周国兴一生两大嗜好有关,喝酒、探险。直到今天,周国兴还是鼓励年轻人应该多到野外去旅行。

  1953年,新西兰探险家希拉里成功地登上珠峰后,喜马拉雅山区存在“雪人”的传闻登载在当时的报刊上,引起了周国兴的关注。“我一开始觉得,野人可能确实存在。”

  不过,周国兴那时也开始问自己:“野人”真的存在吗?如果存在,它是什么?如果不存在,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存在“野人”的错觉?“我们总要知道这个原因吧。”由此也有了周国兴长达50年的野人探索之路,开始从人类学角度对“野人现象”进行探索。

野人(资料图)

  1983年到1984年间,周国兴应邀前往新疆调查古人类化石,对帕米尔地区的“雪人”踪迹进行实地调查,结果没能找到任何有关“雪人”存在的真凭实据。

  同样是在上世纪80年代,云南西南边境的沧源和西盟等地不断传来猎取到当地人称为“狜”的“野人”的消息。当时周国兴正在云南进行野外考察,他颇感兴趣,就打电话到当地有关部门了解情况,才知道打死的“狜”都是有尾巴的,那怎么是野人呢?

  其间,周国兴有幸找到了“狜”的一些实物标本,才确定沧源和西盟等地的野人实为短尾猴。那是1980年春节勐来公社一位佤族小学教员猎获的一头高约1.2米的“狜”的一只左脚掌以及1982年在班岩公社猎获的“狜”的头骨标本。这两件实物曾被鉴定为“合趾猿”的脚掌和“最大的灵长类”或“猿”的头骨。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