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级为达到预期:员工在职责范围内,大部分关键工作达到了基本目标;在少数领域的表现达到了挑战目标;为上级单位整体业务和本单位工作目标做出了贡献;表现出了稳定、合格的个人素质与能力。
。第三级为超出预期:员工在职责范围内许多关键工作中,实际表现达到挑战目标;成功完成了额外的工作,并为上级单位的整体业务目标和本单位工作目标的实现做出了贡献;表现出了超过预期基本目标要求的个人素质及能力。
例如:
(1)工作效率:工作的时效性
等级一: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远低于规定时间,工作的结果总是与预期的结果一致;
等级二:总能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工作,能够达到预期的结果;
等级三:尚能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工作;
等级四:经常需要上级的催促才能按时完成工作;
等级五:一贯拖延工作期限,即便在上级的催促下也不能按时完成工作。
(2)熟练程度:指具备完成任务所要求的认知能力、身体的敏捷与协调性、注意力、言语理解等能力的程度。
等级一:有非常强的实际操作水平,对本职工作能够驾轻就熟;
等级二:有较强的动手能力,顺利地完成本职工作;
等级三:具备一般性水平,能完成任务;
等级四:工作时不得要领,反应较为迟钝;
等级五:素质较差,无法胜任工作要求。
(五)工作目标设定的设计流程
1.了解公司发展战略及年度绩效计划,决定本部门的工作使命。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来帮助分析本部门的工作使命:
-本部门在组织中及价值驱动流程中处于何位置
-部门的主要经营活动及产出是什么
-通过该部门的工作实现了组织的哪些战略目标
-在关键管理流程中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及相关性如何[3][4][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