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晋室帝王陵为何集体失踪之谜

   2023-10-05 互联网1930

  秦丞相吕不韦、包括汉光武帝刘秀在内的5位东汉皇帝、南朝陈后主陈叔宝、唐朝诗人杜甫、大书法家颜真卿、南唐李后主李煜等,都先后葬于此。此即唐代诗人王建《北邙行》一诗中所谓“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堆着黄金无处买……”

  葬于北邙山的西晋皇帝分别是武帝司马炎(峻阳陵)、惠帝司马衷(太阳陵),还有追封的宣帝司马懿(高原陵)、景帝司马师(峻平陵)、文帝司马昭(崇阳陵)。

  这些陵墓离都城都很近,其中峻阳陵离洛阳仅20多里。而“近国都”是西晋皇陵的显着特点,并为后来的东晋所承袭。东晋陵墓比西晋还近,有的甚至在皇宫的边上下葬。

  晋室“龙脉”十六国时期遭破坏

  虽然晋帝陵是“不坟不树”,子孙也不谒陵,但在当时还是很好找的。其并不像成吉思汗等元代皇帝那样,是真正地实行“秘葬”,一点地面痕迹也不留,让盗墓者无从下手。

  十六国时期的永嘉五年(公元311年)、建兴四年(公元316年),北方汉始主刘渊侄子、大将刘曜(后改汉为赵,自己当皇帝)先后在洛阳、长安俘虏了晋怀帝司马炽、晋愍帝司马邺,灭了晋室。太兴二年(公元319年)正月二十五,刘曜就开始盗掘北邙山上的晋帝王陵了。当时刘派兵先挖了崇阳陵,五月再挖太阳陵。

刘耀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