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古代公共厕所 何时开始分男女?

   2024-01-18 互联网1190

  汉代出现“厕所管理员”

  ——清代出现收费公厕“入者必酬一钱”

  既然有公厕,就需要管理者,即俗话说的“看厕所”,特别是在城市,厕所卫生事关整个城市环境。

  《周礼》中出现的“宫人”,其实就是厕所管理员。传说中最早一位有名有姓“看厕所的”,是淮南王刘安。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太平广记·神仙》(卷八)“刘安”条转引《神仙传》称,刘安死后升天途中,遇到天仙时犯了“大不敬”,结果被告到天帝那里。本来应该赶出仙境的,后经八公说情,“乃见赦,谪守都厕三年。”给天庭看了三年厕所后,刘安才成了长生不老的仙人。

  显然,这是一个神话传说,刘安死后是不可能看厕所的,但却反映了古代厕所有专人管理的事实。

  在清代,公厕管理有了新的变化,出现收费厕所。这与现在北京增加公厕中女厕位比例一样,在当年也算是一桩新鲜事。

  《燕京杂记》记载,当时“北京的公共厕所,入厕者必须交钱”。交多少钱呢?“入者必酬一钱”。交钱才可入内,并可拿到两片手纸。 “一钱”,即一文钱,在当年的苏北,25文可以买到一斤鲜鱼,可见那时北京厕所收费还是贵的。

  因为有利可图,社会上出现了私人开公厕的现象。为了揽“生意”,增加营业收入,厕主往往还会做广告,在厕外张贴大幅吸引人的布画,竖一大广告牌,上书“洁净毛房”这类字样。厕所里面还会摆上小说等书籍,供如厕者阅读,争取“回头客”。

  厕所收费,是通过经济手段管理公厕的一种方式。但厕所收费也有负作用,不少人干脆不上厕所了,“人都当道中便溺”,以致过去的北京城卫生很糟糕,连打进来的八国联军都看不下去。

图:现代入厕收费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