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显示,ES(员工满意度)每提高5%,会连带提升1.3%的CS(顾客满意度),同时也使企业效益提高0.5%。从这个角度来说,领导只有做好了员工的事,才能做好客户的事。卡耐基总裁兼执行官彼得·韩德说“一个领导人,有一点特质是绝对不能缺少的,就是要对人感兴趣”。作为驾驭一个团队的领导,必须对团队的每个人感兴趣。成员各有优缺点、偏好、盲区和痛处。领导的工作就是俯下身去关心每一个下属的日常生活,了解不同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实施差别激励,以更好地鼓舞下属为更大的目标努力,才能实现变对员工的领导力和控制力为深层次的影响力。
一言以蔽之,不站在员工的角度看企业发展、自己的工作得失,“以人为本”就成了一句空话,企业的高绩效更是化成泡影。
怎样才能站在员工的角度
站在员工的高度想问题,认知理念容易实践起来却很难。毕竟,领导所处的高度明显有别于员工,领导者与员工的利益和目标很多情况下是难以达成一致的;况且,不同领导者的个人素养、领导特质和领导风格也不尽相同。那么,领导如何才能够站在员工的角度呢?
首先,领导者要培养领导艺术。所谓领导艺术,是指领导者运用领导学知识和各种领导方法,解决客观实际问题的技能,其综合体现领导者的个人素质。领导者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认识水准,保持一份礼贤下士的心态,把员工当成企业的“客户”,学习取悦员工的哲学。只有这样,遇到问题,领导者才能有从员工角度出发的心理预期。
其次,缩短与员工之间距离。管理学上的“金鱼缸法则”要求领导者增加自己工作的透明度,缩短领导者与下属的空间距离,最终达到与员工融为一体。领导从内心培养对员工的感情,拉近与员工的距离,尊重员工的意见和要求,与员工结成亲密的伙伴关系,以及时把握员工对变化的外部环境所表现的行为细节和心理感受,了解员工对公司发展战略的想法、对自身发展的要求。这是领导者能站在员工角度的主观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