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你希望你那个部门的每一个人都能合作共事。但是你能做些什么来实现这一目标呢?一些企业领导人每隔几个月就发出一份“让我们拧成一股绳”之类的备忘录,然后闭上双眼,等待结果最佳的出现。而其他的领导人则会细致地把自己的部下分成一个个小组,但又对企业的经营方式不做任何改变。不可避免地,结果是一事无成。
企业家:我们缺乏团队精神
在这个企业众多的土壤里,“团队精神”重要吗?有没有被重视吗?又该怎样塑造出一支有凝聚力的团队吗?
招聘广告频频出现“团队意识强”的要求。近几年,几乎所有的招聘广告中都出现这么一条:“善于与人沟通,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或“具有团队合作意识,能够承受较大工作压力”等等,无论这家企业招聘的是老总、总监还是一般员工,“团队合作精神”成了一条通用的杠杠。
一家做市场策划的合资咨询公司招聘高层管理人员,9名应聘者闯进了复试。然而,此次招聘只能录取3个人,所以老总给大家出了最后一道试题。老总把这9个人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去调查不同的市场。在调查之前,老总让每个人去秘书那里取一份相关行业的资料。两天后,9个人上交了自己的市场分析报告,结果丙组的3个人被公司录取。原因是每个人得到的资料都不一样,丙组的3个人很聪明,互相借用了对方的资料,补全了自己的分析报告。而甲、乙两组的6个人却各自行事,使得报告内容很片面。
这位老总说,我之所以出这样一个题目,其实最主要的目的,是想看看大家的团队合作意识。要知道,团队合作精神在现代企业里比什么都重要!
关于团队的理解:
是什么时候,团队精神被提到了这么重要的位置?它的核心又是什么?
观点之一:企业家不应是明星,而应该是战略家和组织家。
团队精神的提出是随我国企业对员工要求的进步而提出的。前些年我们讲的是“能人经济”,寻找能人,并强调给他一个宽松的环境。那时涌现出了一批“孤胆英雄”。这些明星企业家产生的明星效应的确能使企业产生一些效益,但“及身而成,及身而败”。个人英雄主义不能使企业长久立于不败之地。在这两年企业家们关注到团队精神的重要。对于非常大规模的企业来讲,企业家更应该成为一个战略家和组织家,是“出主意,用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