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以做强龙头企业为重点,在加速农业产业化上寻求新突破。坚持用工业理念来谋划农业发展,紧紧抓住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这个关键环节,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分而散、大而弱”向“少而精、优而强”转变,进而夯实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一是要做强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农产品变为商品走向市场的纽带,也是带动形成农产品商品基地的源动力。当前,汉阴农产品成本高、销售难、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与农业产业发展不相适应,导致农业产业链条短、商品化程度不高。我们要按照“招商引资新建一批,改革改造巩固一批,创造条件培育一批”的思路,通过走出去宣传推介,力争引进一批肉类加工、中药材认证和加工企业在汉阴投资建厂,积极扶持秦龙、秦皖、禾烨等一批外向型企业,带动畜牧业、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力争实现30万头良种猪、万亩药材基地的发展目标;对缫丝厂、油脂化工厂等生产经营不正常的国有集体企业,要采取依法破产、长期租赁等方式进行改革改造,盘活闲置资产,使其重新发挥作用,带动全县8万亩桑园、10万亩油菜、20万亩优良粮食基地的生产;对魔芋、黄姜、葛根、茶叶等加工型龙头企业,要积极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搞好服务,促其迅速做大做强。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使农业从单纯的原料生产向生产销售的终端商品转变。二是要扩张主导产业。继续按照“强牧、提桑、优粮、兴药”的思路,组织农民、龙头企业在扩大主导产业种养规模、提高产品品质、打造特色品牌上狠下功夫;突出抓好生猪养殖规模的扩大,蚕桑生产的提质增效,优质粮油生产的改良挖潜,中药材的认证和加工,努力通过1—2年的不懈努力把汉阴建成畜牧大县、蚕桑强县和优质粮油基地县。三是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和扶持农民走出土地,走出乡村,向二、三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或经商办企业,或从事服务业,或外出务工。并以此为基础,积累资金,掌握技术,逐步由半农半商、半工半农的“兼业”户向全工全商的“专业”户转变,最终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城镇人口。四是要加强对先进农业科技的推广与应用。进一步强化科技兴农观念,尽快建立起政府指导和市场引导相结合,公益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农技人员和企业技术人员广泛参与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重点围绕扩张主导产业,做大特色产业,示范和推广一批良种良法种养方式和标准化节本增效配套技术,依靠科技进步改良品种、提质增效,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