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常见的各方压力是不是使你是不是经常沉不住气:无论如何要做点儿成绩给老板看看,所以培训课仍旧少不了,不信老板不说好。这办法有时倒是很见效率,可缺少关于培训的培训课,引发上述症状任意一种,看谁还能说培训个好字儿,后患无穷啊。想以培训治疗培训后遗症,千万别忘了先培训“培训是什么以及培训如何做”。怎么,还没发现?烦恼从何而生,想想吧。所以一定要让别人了解培训这药,不然谁知道培训这药有什么用,如何吃又如何见效呢?那对象又是谁?
第一个关键就是老板。多数老板都会把培训人员往企业里一放就了事了,这种现状不是老板的错,责任在于负责培训的部门。可老板能为培训做什么呢?别光想着培训预算,那是在最后以资金形式体现的支持,这之前要做得可还多着呢。首要的是让老板知晓更多培训知识,同时要学会解读老板发出的各类信号,试着学会用老板的思维看问题,要知道问题总是存在的,工作本身就是一连串问题的解决,不然又要员工做什么,重要的是要让其处于良性循环。企业真正要的是我们对问题的分析及解决,而不单纯是反映。当然还存有其它障碍,那也是情理之中,不然谁都可以做培训了。至于宣导的最终结果,老板若能给你指个方向,在企业内划个圈,你还能说没用武之地吗?否则,你说会什么样呢?
培训一向被看作人力资源部一个部门忙活的事,其他部门除了等待培训外,似乎与这事没多大关系。这当然也是我们要去面对的,宣导的第二类对象就是其他与培训有关的各部门。他们是企业内各专业知识的培训者,最了解部门员工的需求,又最能在培训之后提供应用结果反映的,所以保持沟通,进行制度建设,加强合作才能达成目的。
这第三类对象不用说当然是需要培训的各类员工了,在企业内各阶层、各部门都有。向他们宣导什么?说明你怎么做和如何做只是基础,告诉他们做什么和如何做才是根本。不过这类人中有些需要善导,也有些需来点硬导,你可要对症下药,用错了可不好收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