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危机意识的培养亟待强化

   2023-12-16 互联网1550


  在现行经济体制下,企业产权关系不明晰的情况是常有的,可不论是哪种产权关系,在其发展战略制定中是否认真的考虑过发展战略的执行者———员工?他们是企业价值的创造者,也是最关心衣食住行等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实际利益者。任何的发展战略都要组织实施,而实施的关键之一是创造一种良性循环的危机意识氛围,让员工切身感受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危机与个人根本利益密切相关,不努力、不创造业绩,就会被淘汰。

  强化员工的危机意识主要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员工意识到企业存在的危机,二是员工意识到自身在企业内面临的危机。前者作为企业文化,后者则是管理手段。

  首先,意识到企业存在的危机是一种企业文化。这一点上,“深航”的事例很典型。

  深圳航空公司老总董力加曾坦言:“深航公司规模小,生存环境条件相对恶劣。从开始组建深航到今天,自己天天担心的,实际上就是两个字—失败。世界上的百年老店并不多,企业界也遵守‘丛林法则’,我们必须天天为生存奋斗,一步不慎就可能垮掉。深航努力使每个员工都具有危机感,能意识到饭碗和乌纱帽都是捧在手上而没有锁在保险柜里,然后通过管理把这种危机感所产生的紧张转化成生产力,这样我们才能活下去。”

  “天天都有危机感”成为深航人始终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为此,他们“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种着田里的”。

  为了使企业始终充满朝气与活力,深航公司采用“道沟”理论,即“为每个员工前面铺一条路,后面挖一条沟”,或者说“前面放一块金锭,后面放一只老虎”,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惟一选择是义无反顾地往前冲。

  竞争上岗制度和末位淘汰制度是全体员工身后的一条“沟”。每年一次考评,管理层员工如果不称职或连续两年基本称职则会被淘汰,对素质跟不上但暂不淘汰的员工实行下岗,待岗轮训制度每年强制淘汰率为5%,真正实现了“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工资能升能降,机构能设能撤”的动态模式。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