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分析在生产型企业中的实施难点及对策

   2023-07-11 互联网2780


  特点之四:生产环节专业化程度高。除了人力资源、行政管理、财务工作等职能性岗位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属于生产环节的岗位更多表现出专业化的特性。因此,只有在本岗位实际工作过的人员才能够更好描述本岗位的职责以及相关任职要求。但是由于特点之三的制约,岗位的任职者又不是工作分析最理想的主体。因此,工作分析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通过一定的分工实现。

  特点之五:企业管理基础薄弱。尤其在民营企业中,生产型企业的管理水平普遍偏低,对于他们不太熟悉的管理概念,要有一定的理解和接受的时间。如果员工对工作分析产生误解,就不能正确对待这项工作,反而认为是为自己的工作增加额外的负担。因此,对企业进行工作分析培训,不能只是就事论事,还要让大家理解做这件事情的意义。

  生产型企业工作分析难点

  在开展企业内部工作分析之前,要充分估计可能遇到的障碍和困难。

  理解障碍。从大多数工作分析中遇到的困难来讲,绝大多数的问题来源于员工对工作分析的误解。比如有人对工作分析表示恐惧,认为工作分析是确定增加工作量或者裁员降薪的前奏;有人表示抵抗情绪,他们认为企业无非在走过场,对企业没有任何意义。因此,在着手做工作分析之前,要让大家正确理解工作分析是对岗不对人的,其目的不在于管理本身,它是精细化管理的开始。工作分析结果直接运用在工作优化和招聘工作,并对绩效考核指标、薪酬体系建立时岗位价值评估具有指导作用。

  表达障碍。无论采用何种工作分析方法,都需要各个岗位任职者提供充分的信息。有些工人学历水平很低,甚至连通畅的文字表达都很困难,这为工作分析带来一定的难度。工作分析顾问或者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可以简化工作分析专业用语和措词,教会岗位信息提供者按照一定的方法组织语言,提供一些考虑的思路,以尽量统一和规范用语。

  组织障碍。工作分析所涉及的岗位范围很广,上到总经理,下到所有一线操作工人岗位。这样全体动员的工作,需要调动全公司人员配合与支持。对于一个拥有几千人、多到几百个岗位的事情,如何有效、正确传递和反馈各类岗位信息,就需要考虑如何建立合理的岗位分析的组织结构。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