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流动是职场永恒的话题。最近前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跳槽Google使人们又重新关注起这个话题。企业高层或核心人员跳槽到本是竞争对手的企业里去,会给原来的企业带来一定的冲击,而另一种人才流动即集体跳槽因其波及面大,有可能在短期引发原企业的人事震荡。不久前TCL手机事业部高层集体跳槽到长虹,其前任总裁万明坚也加盟长虹旗下的国虹通讯。对于此类人才流动,管理咨询专家是怎么看的呢?
“集体起跳”何时发生
赛思管理顾问公司经理黄剑:人才流动中最棘手的情况就是集体跳槽。集体跳槽是一个功能团队,比如技术、销售团队预先有某种约定,一起从一家公司跳到另一家公司。判定集体跳槽关键是看跳槽者是不是以一个团体的名义与雇主签约。如果是雇员一个个地先后跳到同一家公司,以个人身份与新雇主签约,那么就不算是集体跳槽。在一些规模比较小的行业,同行业企业的雇员之间比较熟识,他们在业内不同企业之间流动也不算是集体跳槽。
所谓集体跳槽,是这样一些情况,比如说,一家企业看中了某个人,但对方坚持要求所在的团体一起过去,或者某企业的某个部门的人集体跳到另一家企业,这在IT、房地产、酒店、商场管理等行业都发生过,近两年还较为频繁。
出现集体跳槽的行业多半是行业门槛比较高的,一个团队可能自己有技术、有能力,也有比较好的想法,但受制于比如资金、许可证等入行门槛,不能单独另起炉灶,只能借助其他公司的平台。因此集体跳槽的现象反映了目前行业成熟度提高、准入门槛提高的现实。
前几年在资金来源比较充足的情况下,常常会有一个企业的某些核心人员跳出来独立创业,现在则演变为集体跳槽。比如IT行业有从事SP(无限内容提供商)增值服务的一个团队,就以集体跳槽的方式挂靠到另一家企业去做项目。
集体跳槽者可能有各种考虑,但主要是为了薪酬和事业发展。比如一个销售团队愿意跳到一个新企业,是由于在那里业务更容易开展,回报会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