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智力资本的储存和运用对于培训的意义将更加深远。培训是为了使员工掌握更加适合现代技术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因而必须强化培训中智力资本这一概念。培训者拥有或可以提供的智力资源越多,它能为参训者提高知识技能的帮助就越多。因此,未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要求培训者占有和储存更多、更优秀的智力资本,其空间范围应体现国际性。
为此,培训部门或培训人员要增加新的职能,以更好地管理和组织培训,其中咨询的功能将被强化;培训者还必须充分了解新技术,并能使使用者快速、有效地掌握和运用;强化智力资本的储存、管理和运用显得格外重要。
三是培训的时间和空间概念将发生变化,培训组织趋于虚拟化。培训组织的虚拟化可作这样的理解,一是新技术在培训中的应用导致的培训组织的虚拟化,即培训组织由原来的人或实物,转而被各种电子信息流所取代。培训可以借助于电子信息流从容、有序地展开,不受组织形式或硬件设施的局限,培训的时间和空间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培训可以跨越地域、时空在任何时点进行,传统的培训模式将被打破。二是在一个公司或组织内部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但每个部门却都有人具有或承担着培训与开发的职能。
世界是不断变化的,银行的组织形式与内部构成要素也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导致对员工素质能力要求的变化。同时,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变化也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例如与银行相关的法律发生了变化,国际金融领域的一些规则进行了重新的修订等等,员工培训与开发必须适应这种变化,进行不断的变革。
记者:根据商业银行培训的发展趋势,长春金融研修学院进行了哪些改革?学院通过哪些措施,使现代培训理念体现在具体的培训工作中?
李春满:员工培训新的发展趋势决定了直属学院文化企业的市场定位,建设多方位智力服务型现代文化企业成我们努力奋斗的目标。为了这一目标,我们结合学院实际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并分解细化为每一个部门具体的年度执行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