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会有好结果吗

   2023-12-16 互联网1640
核心提示:股权激励本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但由于个别方案的“中国特色”,势必引起争议。所有者缺位依然存在,不排除有管理层借股权激励之名

股权激励本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但由于个别方案的“中国特色”,势必引起争议。所有者缺位依然存在,不排除有管理层借股权激励之名“自己奖励自己”。上市公司存在治理不规范的顽疾,也引起人们对实施股权激励的担忧。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深化,股权激励热也一触即发。金发科技、恒声电子、中信证券、中化国际等在推出股权分置改革方案的同时,都打算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其中,中信证券与中化国际分别提出以3000万股和2000万股作为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计划的股票来源,引起市场关注。

  股权激励就是让经营者以持股方式成为企业股东,将经营者的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联系在一起,以激发经营者通过提升企业长期价值来增加自己的财富,是一种经营者长期激励方式。股权激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或消除“代理人风险”,有利于减少经营者的短期化行为。股权激励也是保留人才的有效手段。同时,股权激励使经营者成为股东,从而有利于鼓励经营者负担必要的风险。上海证交所副总经理方星海表示,允许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计划,使管理层利益与流通股股东利益一致,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应当予以提倡。

  现已公布计划的几家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公司,其股权激励各有特点。先看股权来源,中化国际、恒生电子用于股权激励的股份来自第一大股东,前者是中化集团慷慨“贡献”2000万股,后者是恒生集团拿出400万股。中信证券股权激励所需的3000万股则由非流通股股东按比例分摊。比较另类的是民营企业金发科技,其股权激励计划所用的1690万股都由第二大非流通股股东、总经理宋子明拿出。再看锁定时间,金发科技管理层的持股锁定时间最长,自获得流通权之日起5年内不上市交易或转让。其次是中信证券,管理层持股必须在过户日的5年后方可流通。中化国际管理层认购的股票必须在任期内锁定。可以预计,被激励的经营者将是受益者。市场人士分析,即使中信证券股价由6元下跌至3元,流通股股东损失接近50%,中信的被激励对象也有接近50%的利润。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