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忌讳的,就是置之不理。刚开始,部下也许只是单纯地对上级个人不满。其后,会渐渐演变成对公司的不满。最后很可能将整个不满情绪,扩大到公司的各个角落,甚至发生破坏和伤害行为的意外事件。
还有一点必须明白的是,“不满是进步的原动力”。由于对现状的不满,才会刺激新的转变。作为领导者,要善于了解这种情绪,不要愚蠢地去搞强迫性的压制。
3、解除部下的烦恼
有些部门人员工作情绪低落,好像堵塞了通气管的火炉,不能发出熊熊的火焰。这个原因,多半要怪领导。诸如缺乏领导能力,没有注意防范工作的障碍,与部下之间缺乏依赖感,工作上的纠纷,干部未能善加处理等。
这种极端的“全员情绪低落”的例子并不多。一般是大部分人在努力工作,只有一小部分人患着情绪低落症。只要稍加注意,就不难发现这少数人不能振作的原因。这些人,在初进公司的时候同样充满工作热情。一定是在进入公司后的这段时间内,工作上遭到“浇冷水”或遭到打击之后,使当初的一片热情逐渐消散。当然,每一个人意志消沉的原因不尽相同。有些人是因为从事超负荷的工作,经常失败,于是对工作缺乏信心,积极不起来了;有些人则是碰到了专横独断的上司,只视他为工具,使他从没有尝到达到自己创意工作的满足感;有些人在同事之间缺乏亲和的气氛,甚至相处得极不愉快,每天上班,一见面就感到厌烦;还有私人生活上的一些问题等等。
总之,部下不能振作精神全力工作,都有一定的原因。有些领导者根本不了解部下的心理状态,当一个对工作缺乏信心的部下精神不振,极力与内心的苦恼挣扎的时候,他却说:“你得更积极,努力求上进啊!”或不了解部下正有因纠缠不清的私人问题而苦恼,却胡乱搬出一大套不关痛痒的鼓励话等等。这能有什么效果呢?这种对部下的苦恼毫无所感的领导者,认为同部下天天见面,了解部下的一切。其实每天在复杂的压力下喘息的现代人,精神生活也是非常复杂的。就算是天天见面,也不能说把每个人的心理变化把握得很准。作为领导,不能依自己的主观随便对人作出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