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资本的分配激励制度安排

   2024-01-18 互联网1290


  参考文献:

  [1][美]梅耶:《创新增长——硅谷的启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美]布鲁金:《第三资源——智力资本及其管理》,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美]巴登:《知识与创新》,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

  [4][美]威茨曼:《分享经济》,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6年版。

  [5]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芮明杰、吴光飙:《全员激励盟约:一个适用于知识型企业的缔约规则》,载《复旦学报》2001年第4期。

  [7]朱斌等:《员工持股制度及其在中国实践的思考》,载《经济问题探索》2000年第4期。

  [8]余珊萍、林辉:《经理股票期权激励若干问题的探析》,载《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8期。

  [9]李玲:《智力资本对经济增值的贡献分析》,载《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10]朱斌等:《员工持股制度及其在中国实践的思考》,载《经济问题探索》2000年第2期。

  [11]郝丽萍、黄广福:《企业的智力资本与企业发展》,载《天津大学学报》1999年第12期。

  [12]Pauls,Myers:KnowledgeManagementandOrganizationDesign,Butterworth-Heincmann,1996.

  [13]Tamura,Roben.(1990):HumanCapital,Fertility,andEconomicGrowth,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98(October).

  [14]Cohen,l.(1994):BrandsandValuations.ManagingIntellectualProperty,june.Thronbury,L.1994.AccountingforKnowledge.HRMagazine,Oct.

  [15]Wiig,K.M.(1993):KnowedgeManagementFoundation,SchemaPress。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