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臭皮匠,凑个诸葛亮
明星员工的光芒很容易看见,可是,别忘了非明星员工的努力,他们也需要鼓励。而且,对非明星员工的激励得好,效果可以大大胜过对明星员工的激励。中国民间还有一句至理名言,叫作:三个臭皮匠,凑个诸葛亮。说明了集体智慧的力量也不输“能人”的道理。能请得到“诸葛亮”这样的高明之士,确是一件喜事,但努力挖掘“臭皮匠”的能力,路子也许将会更宽、更好些。据报载,沪上一星级酒店连续三年经济效益非常好,而据了解,正确的经营计策的百分之八十均来自“臭皮匠”——普通员工,该酒店的领导层充分采用了“臭皮匠”的计策。可见,“臭皮匠”并非平庸之辈,关键是如何深挖细琢,使之将潜力发挥淋漓尽致。
长期以来,“首席”这顶令人羡慕的帽子,只是戴在一些关键而重要的人物头上,如“首席大法官”、“首席执行官”、“首席行政执行官”、“首席信息官”等等。可如今,“首席”的头衔也戴到了一线普通工人的头上。上海电力市区供电公司最近一下就聘请了59名工人为首席员工。不仅是名义上的,这些员工的岗位工资在原基础上增加两个岗级,在培训、使用等方面还具有优先权。在这之前上海市有关方面就重奖了一位专家型工人李斌,因为他五年来为企业累计节支增收3000万元。这对于非明星员工的激励无疑是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此举提高了技术工人的地位,能更好地发挥岗位能手的骨干作用,能够提高大家学技术的积极性,让青年工人看到岗位成才的前景。
我们强调关注“非明星”员工,并不是说那些“明星”们不重要,而是说什么事都不能走向绝对化,或顾此失彼,抑此扬彼,特别是什么都以物化形态呈现,以效益来衡量成败的生产经营领域,任何一环都是不可或缺的,再好的设想设计创新创意,没有好的操作实施配套,只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对每一个员工都要量才而用,各尽其能。在总结用人心得时,李嘉诚曾形象地说:“大部分的人都会有部分长处部分短处,好像大象食量以斗计,蚂蚁一小勺便足够。各尽所能、各得所需,以量材而用为原则;又像一部机器,假如主要的机件需要用五百匹马力去发动,虽然半匹马力与五百匹相比是小得多,但也能发挥其一部分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