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与忠诚

   2024-01-18 互联网1260


  赫德的例子不是孤立的,还有很多外籍雇员活跃在当时各个关键部门。福尔索姆(K.E.Folsom)在研究幕府制度的《朋友、客人与同事》一书中提到,“李鸿章在他活动的每个方面,都不得不依赖外国专业人员作顾问。”例如,在轮船招商局,“他有一个外国总监和外国航海监督。从1885年的花名册上看,该局轮船上144位船长、大副、管轮无一是中国人。”类似的情况还有开平矿务局、铁路局和北洋海军等。其幕府中,主管工商类外籍雇员的德国人德璀琳(GustavDetring)和主管北洋海军外籍雇员的美国人毕德格(WilliamPetrick)都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姜鸣在《龙旗飘扬的舰队》中特别介绍了北洋海军中雇佣了大量外国人的情况。1889年,北洋海军雇佣教习和洋员34人。到1894年甲午海战中,仍在北洋海军服务的外籍雇员仍有8人。可惜同样是借用外脑,外籍雇员在这里就没有那么成功了,没有改变北洋海军全军覆没的命运。北洋海军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任北洋海军副提督的英国人琅威理(W.M.Lang)的经历,特别值得思索。

  李鸿章在成立北洋海军之初就一直留心物色一个外国顾问。在曾纪泽和英国海军上将的推荐下,1882年任用了“诚实和平,堪以留用”的琅威理,负责北洋海军的组织、操演、教育和训练。琅严格按照英国海军的条令训练北洋海军,为海军官佐所敬惮。1886年,醇亲王以其训练有功,授以提督衔,成为北洋舰队名义上的二把手(一把手为提督丁汝昌)。丁汝昌一次这样讲到琅:

  “洋员之在水师最得实益者,琅总查为第一……平日认真训练,订立章程,与英国一例,曾无暇晷。即在吃饭之时,亦复手心互用,不肯稍懈。去秋退处烟台,已经禀辞薪水,尚手订舢板操章,阅两月成书寄旅。此等心肠,后来者万不能逮。”

  琅的日夜操演和精心训练带来的是北洋海军训练水平的最高峰,然而双方这种互相信任的关系并没有能够一直维持下去。琅认为自己没有得到充分的信任和授权,在第二次签订服务合同前,他在给丁汝昌的一封信中写到: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