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网易公开课“神童”演讲看中美教育差异

   2023-01-12 互联网8250

少年Wilson在他演讲开始便指出“我相信核能将成为能源发展的未来。我想科学研究,并非只是公式的堆积、术语的背诵、应试的法宝,它是使人从科学的视角去看待自己周边的生存环境,并努力改善它。 ”

9岁“女权主义”者向常规宣战

“幼稚并非是儿童的专属标签,成人也可能幼稚,儿童也可能充满智慧和妙思,所以,拒绝年龄歧视,儿童和成年人应该相互尊重。”“神童”系列之邹奇奇演讲,年仅9岁的华裔女孩道出了这番“逆天”之语,并以自己的演说和成就赢得了全场的掌声和尊重。

从公开课“神童”演讲看中美教育差异

邹奇奇拥有惊人的阅读量,3岁到8岁间,已经阅读超过1700本书;4岁开始创作;8岁出版自己的故事集《飞扬的手指》,书中300多篇故事大多以中世纪为背景,从古埃及写到了文艺复兴,文中透露出朦胧的政治、宗教和教育见解耐人寻味。

黄全愈博士论文中,曾提到美国中小学课堂上的创造性阅读,即通过阅读来启发、创造,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批评力、主动性、独立性等,而不是总结段落大意和猜作者的中心思想。邹奇奇的公开课Ted演讲中,处处透露出她对生活的独立思考和创见。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