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uage:通过标签将笔记内部思想牵引一体

   2023-01-12 互联网7480

Taguage:通过标签将笔记内部思想牵引一体

Taguage 整理出的思维脉络是以辐射状呈现(如第三张图所示),而长期使用思维导图产品的人一定会有疑惑:为何采用辐射状而非树状(如上图),层层递进能把逻辑呈现得更为清晰?李庭赟告诉我,树状结构代表着完全理性的思维结构,但就人脑本身而言,是理性与感性参半的。

譬如你在回忆某样东西放到哪里去的时候,会有两种思维——一种是这东西在卧室的某一个角落里的衣柜的第几个抽屉里面,这是典型的树状思维。但每个人都会有另一种思维,就是直接想到它“是在一个银色把手的抽屉内”。Taguage 的思路是走向每个人最容易触动的记忆、感官思维的点,将这些 tag 扁平到用户大脑的第一层,想要的时候就直接看到,而不是过多的去解锁。

 

在理解人思维的背后,要实现这些想法靠的是 Taguage 团队背后的语义分析以及搜索技术,团队的核心五人多来自上海交大的相关专业,也有在微软中做过十年相关工作的成员。他们在提取 tag、建立 tag 与 tag 之间的关联时,引入矩阵模型,提出类比万有引力的“牵引力算法”,正在申请专利。

根据MVP(“最简可行产品”)理论,目前以技术驱动的 Taguage 算是呈现了一个可用产品的原型,后台的技术架构以及产品思路已经体现出来,但产品的交互设计(比如如何让用户能轻松理解 Taguage 是什么)以及简化操作过程(是否可以自动提醒用户应该添加什么标签,给用户一个起标签的参照点)都还需完善。Taguage 预计会在一个月后推出重大更新的版本,对它的技术以及思路感兴趣的人,不妨在这一个月逐渐体会一下 Taguage 算法的精准与不足。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