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打车软件引发的三大争议

   2023-05-12 互联网3310

让曾师傅烦恼的是另外一个问题:由于高峰时段叫车的人很多,曾师傅的手机每隔几秒钟就会接收到下单信息,因为信息太频繁,曾师傅索性暂时关掉了手机流量;另一位金师傅也提出类似困扰,“听到合适的订单要及时去按键抢单;接单成功后,还要跟乘客通电话,确定地点。”他不得不一边开车一边留意手机。

根据最新发布的交规:驾驶机动车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等妨碍安全驾驶行为的,一次记2分。《成都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也要求,驾驶员不得在行车时拨打、接听电话。

司机使用手机打车软件,是否面临违反交规、危险驾驶等问题?记者从成都市交委出管处获悉,目前成都还未专门制定针对软件打车方面的监管细则。但也有司机认为,“抢单、接电话的时候靠边停车就行了。”

争议三:新兴市场赢利潜力何在?

目前,登录成都的手机打车软件基本全部采用“零收费”模式,不光如此,各家公司为抢占用户率,还在“倒贴钱”。“我向上车的乘客成功推荐下载打车软件,公司会给我提成。”曾师傅的手机上目前一共下载了3款打车软件,每家公司给予的提成在10元、5元不等。此外,一些手机软件公司还推出了“送流量”、“送话费”等活动。

这让司机们心存疑问:这些公司的赢利点在哪?金师傅听说,外地一些手机打车软件公司通过每笔成功订单,向司机收取提成,“如果能多带来几笔生意,一两元提成也不是多大的事。”

 

但“嘀嘀打车”成都运营中心相关负责人张良对此给出否定答案,“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抢占市场占有率,提高我们的品牌影响力;未来也不会从司机或乘客方收费。”他表示,自5月起进入成都试运行以来,截至6月12日,“嘀嘀打车”软件已被8.98万蓉城用户和6375名出租车司机下载安装,“这些数据里蕴藏一个巨大的市场。”

此外,张良还期待一个更新的发展方向:“目前北京市已实现了传统电召平台与打车软件平台互通,实现了共享。”跳出软件用户数量的局限,发挥电召平台的覆盖率优势,打车软件“生产能力或将大幅提升”。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