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创业就是“搏一把”
●林炳福(华侨大学2011级 电气信息类专业)
大学生自主创业,对于学生而言是有益的,能够更深刻了解市场动向,培养团队意识,锻炼吃苦耐劳,爱拼才会赢的优良品质。不过自主创业会遇到各种阻碍,资金是一方面,虽说有国家政策支持,比如减少税收、提供创业贷款,但这些资金对于冲击已成型产业,效果微乎其微。另外,新创业者始终要面临的问题是创新,不管是技术创新还是经营模式的创新。我觉得大学生自主创业,本质上还是“搏一把”。而大学生不可忽视的就是底子薄,创业失败便意味着资本无法回收,往后很长一段时间都要承担巨额贷款的偿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压其工作热情。
工作创业难平衡
●黄丹凤(莆田学院2010级 旅游管理专业)
创业的过程中,你可以学习到很多课本中学不到的经验,还可以在毕业前事先体验一下工作。但是创业也不是没有弊端的。大学生可能思想还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创业到最后就怕“竹篮打水一场空”。此外,创业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很难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当两者有冲突时,还是要以学业为重。
创业积累经验和人脉
●陈雅莉(泉州师范学院2010级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在大学的时候尝试创业,是一种积累,能获得更多的资源,不仅是经验资源,也是在积累人脉,在创业过程中,我们也会慢慢地培养出自己的一些能力,我们就不会像一般的小职员那样单纯地只是做好自己的一份工作,而是会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执行力、统筹能力等。
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刘永利(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校2010级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当代大学校园的氛围和社会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在校大学生勤工助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以前的家教、发传单、临时工等,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校期间开店、办各种培训班、做生意等等,胆子越来越大了,视野更加宽广了。在校生创业因为缺少管理经验,缺少与社会打交道的机会,所以我认为创业者至少要具备一定的交际能力,也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把建立起来的“事业”发展下去。当然这一过程也需要创业者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创业激发人性潜能
●刘福文(福建闽江学院2010级 计算机专业)
大学生在校创业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很多社会人士认为他们太幼稚,这种创业不值一提,我本人并不完全认同这种观念。大学生其实也是人生经历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没必要刻意地关注它,人生是由一点一滴组成的,现在创业是人生的一种尝试,正是这种尝试才能鼓励激发人性的潜能,使一个人真正成长起来。
很多创业只是一时冲动
●刘琛曦(泉州师范学院2010级 广告专业)
我觉得大学生创业很多都是一时冲动,给别人打工做得不开心,就自己做,或者急于证明自己。其实这并不理智,很多大学生并不具备自主创业的条件,典型的就是一瓶不满半瓶摇。
虽然现在国家和社会一直在努力完善体制为我们提供好的创业环境,但是学生就是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对人际关系欠缺妥善处理的经验。如果自己创业,只是按照自己的套路来规范社会人群,很容易钻牛角尖,越来越不会灵活变通,莫不如去企业积累一些经验,了解一下社会真正的需求,否则真的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链接
哪些行当适合在校创业?
微型创业,说白了就是小成本买卖。微型创业可以有更多更新奇的点子,或者说创意。有人卖愿望,有人卖祝福。近年时兴的格子铺买卖更是花样百出,这正是微型创业的一种典型形式。一间铺面划分成多个格子,卖家只需支付很少的租金,就可以把自己的物品放在格子里,委托店主帮其销售,这种销售模式因其成本低廉收入稳定,在大学生中迅速发展。小本生意的冰品饮料与复合餐饮品也是首选。
大学生创业需注意哪些方面?
微型创业者,一是得有创业激情,二是得有一定条件。
摊子再小也有风险,市场瞬息万变,大学生又大多缺乏市场经验,一个不小心,很容易被市场经济的浪花打湿。
大学生的微型企业可以纳入到一些大的企业产业链中去,政府可以出台优惠措施鼓励、引导这样的产业链。对大学生来说,背靠大树好乘凉,有资金、技术支持,抗风险能力会增强。对大企业来说,能把大学生的优势资源利用起来,对自己的长久发展也很有好处。对政府来说,能用市场方法做的就少用行政方法。
创业要办哪些合法手续?
一个公司(法人)成立需要首先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若你成立的是有限责任公司,则需要2人以上且注册资本在3万元以上;如果是个体工商户等则相对要求较宽松。此外,向当地工商局咨询能得到更全面的信息。
通过创业让学生更早了解社会
□蓝曾方(福建省信息化局人才中心人事代理部经理)
社会不断发展和高校毕业人数增多,用人单位对实践经验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压力,他们也对自身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于是,随着就业形势趋紧,自主创业成为大学毕业生的一个重要选择,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便开始“操练”。一部分在校大学生选择了打工,而另一部分人选择在校自主创业,努力去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
在校大学生创业有利有弊: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我们是支持在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一些自我意识很强的学生,选择自主创业是为了通过这一途径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一方面,创业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就业渠道,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年轻灵活、充满激情、创造力强的优势。这些创业经验还会为以后的就业提供优势。
大学生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理论性的东西,有较高层次的技术优势,但理论与实践存在着很大距离,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过于理想化。通过创业,大学生能够认识到外面的世界,提早接触社会,提高自己的能力、增长经验。
在校大学生所谓的“创业”,严格来说只能算是“社会实践”。学生们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书本知识,但终究缺乏必要的实践能力和经营管理经验。此外,由于大学生对市场营销、目标市场和竞争对手情况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创业过程中除了“纸上谈兵”之外,很难一下子胜任投资者的角色。多数大学生创业没有具备“风险意识”,没有强烈责任感,没有想到要对公司、员工、投资者负责;同时忽视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在校大学生,没有雄厚的物质基础,资金有限,也是阻碍创业做强做大的很大因素。
大学生的创业必须杜绝浮躁的思想,需要踏踏实实、从小做起,在选择创业项目时要慎重考虑,以降低风险。在创业过程中,应该更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不能跟风。必须具备一些基本创业素质,在意志品质方面如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能力、创业知识结构等;在创业知识方面如专业与非专业知识、税务和经济方面的基本知识、管理知识及法律知识。我们希望大学生通过磨练,考虑问题更理性,我们要保护好大学生们的这股创业激情,并引导他们往健康的方向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