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小时外创业:30万如何开始你的小生意

   2023-04-12 互联网4480
核心提示:  8小时外:30万开始你的小生意  每个普通人都萌生过这个想法。开一个自己的小买卖--小到麻辣烫酸辣粉,大到服装店和美容连

 

  8小时外:30万开始你的小生意

  每个普通人都萌生过这个想法。开一个自己的小买卖--小到麻辣烫酸辣粉,大到服装店和美容连锁。这次《钱经》找到的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他们的小买卖起步不过30万左右,这笔钱足够买三万多份华夏大盘基金,或者十手贵州茅台,但还远远够不上买一份起步100万的每年稳定收益10%的信托,只不过,这门小生意做的好的话,会演化成一头现金牛。

  "我认识一卖麻辣串的,平均每天卖1500串,6毛钱一串,毛利七成,一辆三轮车加上老婆帮忙,一年能营业是一个月,帮他算算,一个月净赚一万五",在《钱经》的一次收益率的研讨会,一位读者笑言:"一个麻辣烫的小摊这是不是比什么理财产品都好,我都想下班了去摆摊。"

  开一个自己的小买卖--小到麻辣烫酸辣粉,大到服装店、咖啡馆和餐厅连锁,这几乎每个普通人都萌生过的想法。就在这个心思活络的夏季,《钱经》编辑部花了两个月的时间调查了341位受访者,在这次主题为"开始你的小生意"的读者调查中,我们截取了一些关键的数字:

  相比于理财产品,接近八成的人都对小生意感兴趣,剩下的受访者正在实施自己的创业大计;30万,是61.6%的受访者愿意拿出来开始自己的生意大计,理由是"这笔钱没有太大压力",当然,也有人表示"手上没有200万,什么事都干不了";一半以上的受访者希望这个生意是"工作之余的副业"或者"可以交给亲戚打理",最有代表性的想法是"做个小生意,相当于家里多了1-N个人上班赚钱",而理想的状况则是"像养一头现金奶牛那样,每个月有正的现金流入";在最热门的生意选项中,"餐馆、咖啡馆、服装店"居前三甲,"书店"、"首饰店"以及"加盟小食店(鸭脖子等)"紧跟其后,也有人对"成人用品店"表示浓厚兴趣,原因是"很黄很暴利";有人也坦露了自己的理想--当一个"悠闲的餐馆老板"、"包租婆"以及"睡到自然醒的个体户"。

  30万,足够买三万多份华夏大盘基金,或者十手贵州茅台(600519),但还远远够不上买一份起步100万的每年稳定收益10%的信托,相比于看起来复杂的金融产品,一门小生意看得见摸得着,甚至,尝得出。如果做的好,的确会演化成一头现金牛,如同下文中《钱经》采访到的一些拿30万的启动资金开始生意的普通人。但在你的生意变成现金牛之前,当老板意味销售、工资、房租、突发状况都跟你有关,准备好了吗?

  23万开家赚钱小面馆

  宋哥

  39岁,山西人

  项目经理&面馆老板

  在面馆运营一年多以后,2012年初,宋哥看店铺已经上了正轨,于是做起来甩手掌柜,承包给了面馆的大师傅,每月固定拿3万元的承包费。

  23万开家赚钱小面馆

  如果用职场的薪酬体系衡量,月入三万的可能是一家金融机构的小主管、一个事业单位的技术高工,或者是某个媒体的高管层一个月的工资,无论职位高低,同为打工仔,月入三万往往意味着三个字“不轻松”。已近不惑之年的宋哥也是每月净入三万一族,只不过这是他的工资之外的稳定收入,轻松之至,原因无他,八小时之外的宋哥有个赚钱的小生意。

  “甩手掌柜”宋哥拥有一家150多平米的山西面馆,只18张桌子,最贵的牛肉面卖8块,在把面馆送上正轨之后,宋哥把店盘给了手艺精湛的大师傅,每个月上缴现金3万。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满溢着人类最原始的口腹之欲,餐饮行业充满了烟火气、麻烦、捆人,但不妨碍它是读者调查中最热门的生意。

  一种面有百样吃,如果非要对“面条”来个考证,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东汉称之为“煮饼”,南北朝叫“水引”,也是唐朝的“冷淘”。“早在13世纪,马可波罗沿着丝绸之路,把面条从山西带到了意大利”,宋哥是山西人,对面食滔滔不绝。跟大多数人的直觉一致,宋哥也是“不熟不做”。宋哥坐在自家小馆“晋商老号”的桌子旁接受《钱经》采访,正是下午四五点的旺点。在朝阳区双井桥附近的这个超过二十年的老社区里,宋哥接手这片铺位之前这里也是饭馆,开过N家店铺,只是都没开长久,附近一位居民笑着说“家家关门家家短”。采访当日,有位食客叫了一份小碗猪肉刀削面,6块,分量不小,客人对棒骨熬出来的面汤倒是很满意。指着那碗刀削面,宋哥跟记者交底:“每碗面的纯利润在20%左右,每月差不多能赚到4到5万元。”

  撑够半年,餐馆赚钱才有戏

  根据2011年度的城市生活统计,仅在北京地区的餐厅数量就达到7万家。餐馆,看着容易,赚钱不易。这是《钱经》采访十多位餐馆老板后得到的结论餐馆半年内还没有起色最好关掉。

  这是不是你经常看到的场景:几天不见,楼下的川菜馆默默地改成了火锅店,三个月不到,大兴土木装修出来的西餐馆,老板又因为现金流难以为继,贴出转让标志。但是在周围餐馆“变脸大比拼”中,总有那么几家餐馆“屹立不倒”,每天的客流量让周围的餐馆老板们想要集体进去抽那位老板一顿。

  宋哥既经历了想要进去抽别的老板一顿,也有被别的老板YY狂2009年,同样的原班人马打造出的“晋商老号”让宋哥积累了失败教训。“当时我在做项目,有时候时间挺多,就想着工作之余投资点小生意,自己是山西人,特别爱吃面,考察了一番市场,回老家又请了几位师傅后,那一年在北京海淀区上地附近开起了山西面馆”,宋哥回忆当时说干就干的状态,只是没猜到一年之内十几万就打了水漂。抽的经历。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