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艺人郭德纲的财富经:20年收入增长1万倍

   2023-02-10 互联网5670
  2012年收入近3000万

  郭德纲于1987年开始在天津红桥区文化馆工作,那时候他只有14岁。1989年,他经人介绍加入天津曲艺团。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郭德纲正式成为专业相声演员。于是,他把1989年作为自己从艺的开始。

  当时郭德纲是说新相声的,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了北京相声改革小组,对传统相声中不健康成分进行剔除,使其语言更加净化,能更好地发挥它幽默讽刺、含蓄精练、朴实高尚、明快犀利的艺术特长,是谓“新相声”,其特点,就是没有了旧相声的“低俗”,把相声变成一门俗雅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说新社会的新人新事,执行寓教于乐的教育功能,是典型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那时说新相声的郭德纲一个月工资只有100元,加上各种“零碎”补贴,每个月能拿130元左右。这样的状况持续了三四年。“那时候也有想法,但有想法没用,没人听你的。”郭德纲坦言。

  1995年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以后,郭德纲揣着跟朋友借的4000块钱进京当北漂。刚来那两年,郭德纲为了生活混过电视剧组,参加过民间小剧团,住过青塔、通州的小平房,甚至还睡过西红门的桥洞。

  有一个段子广为流传:有一次,郭德纲大半夜没钱坐车,就徒步从城里走回大兴租住地,边走边想大哭一场,这确实是郭德纲当时窘迫生活的写照。

  之后,郭德纲开始和张文顺、李菁等人在京味茶馆、广德楼等地说评书、相声,队伍略有壮大后于1996年成立了“北京相声大会”,邢文昭、徐德亮等人陆续加入进来。

  2003年,“北京相声大会”更名为“德云社”,已经有了十几名成员,从那年起改到天桥乐茶园演出,于谦也正式成为郭德纲的搭档。

  在2004年以前,他混得并不好,一个月平均挣800元钱,养家糊口都不够。

  旧相声“复辟”让郭德纲咸鱼翻身,2004年举行“失传曲目专场”之后,来听相声的观众大增,德云社开始火起来。

  2005年年底,说旧相声的郭德纲彻底走红京、津两地,其经典相声老段《福寿全》《扒马褂》《西征梦》已经成为他的票房招牌。

  如今,郭德纲把新相声段子全忘得差不多了,而近乎失传的500多段传统相声他却全记着。

  2006年,为庆祝德云社成立10周年,郭德纲在北京民族宫策划了为期一周的演出,里边安排了大量的传统相声段子,即使有一些新创作的段子,也是老相声的现实翻版,特点是只逗乐,不承载教育功能。这是德云社成立10年来的第一个剧场专场,结果一票难求,场场爆满,演出首晚创下返场22次、20多万人在某视频网站同步观看的单场纪录,6场演出净挣了100多万元。

  那时候郭德纲才感觉自己真的火了,接连在央视《艺术人生》中畅谈从艺经历,在《小崔说事》中笑谈相声,在北京台春晚上博得阵阵掌声,一时间令许多观众对传统相声刮目相看。

  2007年以后,每年要举行数十场商演、接拍影视剧以及各种广告的郭德纲迅速跻身富翁行列。福布斯中国名人榜上开始有了郭德纲的名字:2007年首度上榜,以上年收入1000万元排名第29位;2008年再次上榜,以上年收入1570万元排名第19位;2012年,以上年收入2710万元排名第32位。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