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掣肘
由网销逐步进入互联网保险已成为行业共识,但综合考虑成本、控制权及相关影响等因素,大型险企倾向于自建网销渠道或依托官网,而中小型险企则选择先“借力”第三方。
瑞士再保险中国业务发展副总裁熊耀华分析:“通过自建网站销售,保险公司可以对营销方式、产品设计、价格等有完全控制权。但缺点是需要保险公司采用有效的营销战略并且配合大量的营销投入,从而达到把消费者眼球和访问流量吸引到自家网站的目的。而与第三方平台合作是一种较快捷的获取目标客户群的方式,当然缺点是会损失一定的销售控制权。”
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霍肖桦亦认为,两种模式各有优劣。自建网站销售保险产品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形象、贴近消费者,但网站的建设、维护、营销、客户培育等都需要企业付出较大的资金和精力。第三方网络平台直销则可以借助对方的平台优势,利用平台的聚客能力和流量快速的实现营销。
“在个销与传统营销渠道出现萎缩的时候,互联网是保险公司可以开拓的新渠道。”一位保险分析师对本报记者分析称。
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人寿银保渠道实现保费收入1288.6亿元,同比下降10.7%;中国太保银保渠道实现规模保费收入345.4亿元,同比下降22.3%;新华保险银保渠道实现保费收入521.6亿元,同比下降8%。下降最多的是平安人寿,银保渠道实现规模保费收入136.2亿元,同比下降28%。
上述寿险公司电子商务部负责人称:“渠道永远取代不了官网,大型保险公司都期望拥有自己的官网,并做大做强,而小公司因自己网站品牌、流量等问题,选择渠道是无奈之举。目前,选择第三方平台合作则与其巨大流量对保险销售的带动作用有关。”
根据一家保险公司主管第三方渠道人士称,有些销售平台费用增长过快。以目前淘宝聚划算销售火热的一款产品为例,其打出3个月年化收益率4.6%的口号,并开展购买满1000元赠送1000个集分宝或者1700个集分宝的活动,按照100个集分宝折合1元现金计算,相当于间接增加保险公司1%~2%的销售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