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变小三 “微时代”成“情感危时代”

   2023-01-12 互联网6740

  故事二 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

  几天前,记者的博友“室雅岚香”在同学群里看到一则消息:“你知道著名的‘邓巴数字’吗?英国人类学家罗宾?邓巴认为,人类智力允许人类拥有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约为150人。

  专家指出,社交网站的男性用户一般只与7位好友经常联系,女性用户则只与10位好友经常联系。”看到这里,她仿佛被闪电击中了。

  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室雅岚香”目前供职于北京某事业单位,单身,已有13年“网龄”(指接触网络的时长),7年“博龄”(指开通博客的时长),以及两年“微龄”(指开通微博的时长),堪称资深网民。

  网络聊天室正火的时候,她一头扎进去,结交了数十位好友。

  征婚网站炙手可热,单身的她立即注册账号。

  博客蓬勃发展,她的博客鼎盛时浏览量逾10万人次,博友近百人。

  网络朋友圈如火如荼,她同时加入了十几个朋友圈。

  微博刚兴起,她就迅速开通了微博,“粉丝”达数百人。

  她告诉记者,这些年来自己一直热衷于上网冲浪,一来想拓宽生活圈子,二来希望遇上相守一生的爱人。然而,网络就如大浪淘沙,最后剩下的朋友寥寥无几:只剩4位“骨灰级”聊天室好友;虽然博友彼此都加了关注,但已很少互相“踩博”(指访问对方的博客);朋友圈陆续四散;很多微博好友、QQ好友都成了只看不发言、不评论的“潜水员”;婚恋网上认识的人,相互了解仅靠打字、视频聊天,鲜少通电话,更遑论见面沟通,几次网聊之后就再无联系。

  对于时下流行的“交友神器”――陌陌(一种手机聊天软件)和微信(一种手机聊天软件),她并无兴趣。相对于这些摇一摇就能迅速将周围陌生人“一网打尽”的软件,她更怀念当年网络聊天室和博客那种慢热、目的性不强的方式。

  “现在‘粉丝’虽然比以前多了,但将有限的精力分摊到那么多人身上,就像摊鸡蛋一样,摊的面积越大,就只能越薄。而且大家都追求‘短、平、快’,已经找不到从前那种心灵相通的感觉了。我决定回归现实生活寻找知心爱人,那种面对面的有眼神、表情、语言和肢体交流的方式才真实,让我觉得温暖,也更靠谱。”她对记者感慨道。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