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变小三 “微时代”成“情感危时代”

   2023-01-12 互联网6740

  故事一 越亲近,越疏离

  “喂!我们两位美女坐在对面,你怎么不说话呀?你就不能不玩手机,跟我们聊会儿吗?”在某比萨店里,薇安(化名)当着记者的面,对着进门后就一直低头摆弄手机的丈夫文恭(化名)发起了牢骚。

  文恭头也不抬,回了一句:“我在给你转发微博呢!”

  记者愣住了,薇安责怪他:“发什么微博?你就不能直接跟我说啊?!”文恭依旧低着头:“朋友的一条微博对我很有启发,我觉得应该让你也了解,你注意看我的评论。”

  薇安立即用手机上网看微博,边看边向记者控诉:“他现在整个就一微博控,手机一刻不离身,就连走路、上厕所时都在不停刷屏,唯恐错过了什么信息。看到有价值的信息或者有什么新想法,马上第一时间‘@’我,说是要坚持共同成长,搞得朋友们常常笑我们天天在网上‘秀恩爱’!”

  现年40岁的薇安是记者的朋友,她和文恭是大学同学,两人大学毕业后就携手闯荡京城,创立了一家软件公司。因为工作繁忙,10岁的儿子寄放在西安薇安父母家。网络就是IT人士的“生命线”,他们几乎无时无刻不挂在网上,常常同时挂着QQ、MSN、飞信、微信、微博以及专业版的通讯软件,堪称“数字化生存”的典范。

  既是合伙人,又是夫妻,无论线上线下都全天候相伴相随,两人理应非常亲密默契,然而,薇安却感觉彼此间好像有一层看不见的膜。尽管文恭时刻在微博上与她分享智慧和思想的火花,但她仍然感受到一种心灵的疏离。

  薇安告诉记者,她与文恭的日常沟通经常是断续、不畅、碎片化的,难以有感情的融入,因为文恭总是在摆弄手机,这让她觉得被敷衍和冷落。“他就跟着了魔似的,一刻也离不开手机,也跟我说话,但眼睛根本就不看我,我觉得自己就像在跟一堵墙对话一样,冷冰冰的,得不到回应!”

  的确,在两个多小时里,文恭始终紧盯手机,很少抬眼,对我们的聊天内容包括妻子的抱怨几乎充耳不闻,俨然一个“隐形人”。然而,他却在网上“@”了薇安好几次。薇安一直在试图说服他放弃上网并与她对话,但他坚持认为“在线即时交流也是沟通,而且文字表述比口头沟通更准确。”

  当晚,记者将网络作家“和菜头”自述因无法深度阅读及思考而放弃微博的《碎片化生存》一文发给薇安。一小时后,收到薇安的短信:“我已将全文读与文恭,希望能对他有所触动。非常感谢!”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