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成功的私人股权投资公司(private-equity firm,以下简称PE公司)经常引领重大的企业转型,从而为投资者创造出非同寻常的回报。为了了解这些公司成功的秘诀,来自贝恩公司的3位资深咨询顾问对过去10年间PE公司所进行的2,000多笔交易做了研究,从中发现,那些顶尖PE公司的成功在于他们恪守了如下4项管理原则。
首先,它们为每一个被投资企业制订了简明的投资主题:即清晰地陈述如何在3~5年内让企业更具价值。这一指导企业所有行动的投资主题往往以成长性为重点,而不是着眼于降低成本。贝恩资本公司在1995年收购卫理公司后实施的投资主题——让卫理公司回到其核心业务——就大获成功,它使卫理公司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创造了45倍的股权投资回报。
第二,不做过多的评估。PE公司着眼于少数几项能最清晰地描述企业价值增值进程的财务指标。与赢利相比,它们更关注现金,并且根据每个企业的特点制订不同的评估方法,而不是对所有的被投资企业都施行同一套评估方法。1996年,一个以德州太平洋集团为首的投资集团从雀巢公司手中买下贝林格酿酒公司后,投资集团最先做的事情之一就是根据酿酒公司库存和固定资产多的特点修改绩效评估指标,一改以前只注重资产收益率和经济增加值的评估体系,转而关注公司现金流和现金周转周期,从而得以依靠贝林格的优质资产获得银行贷款,使股东权益收益率达到最大化,而贝林格也在5年内获得了9倍于初始投资的回报。
第三,灵活运用资产负债表。PE公司把资产负债表不仅看成反映绩效的静态指标,还把它看成可以促使企业增长的动态工具。PE公司挖掘被低估的资产,把固定资产变成融资的资源,并且大胆管理其有形资本。1999年,德州太平洋集团收购潘趣集团在英国的1,470家酒馆时,就通过将新收购的酒馆资产证券化来实现融资。结果,潘趣集团有了一个更有效的资本结构,每年可节约3,000万英镑的利息成本。尽管整个行业已经处于成熟期,潘趣集团的年收入仍然以超过7%的速度在递增。
最后,它们让投资公司总部的管理人员成为股东。PE公司总部的管理人员把自己当做所投资企业的股东,积极地买卖企业,不带感情色彩地做出投资决策,在业绩不佳或机会合适时,果断地卖掉或关闭企业。现在,绝大多数PE公司与它们所投资的公司保持更为密切的互动,除了向被收购企业提供支持和建议,还直接介入管理人员的聘用和解聘工作中。有一家PE公司就把它的投资组合中半数公司的CEO给撤换掉了。一般情况下,PE公司还会指派一名资深合伙人与被收购企业的CEO一起从事日常工作。
少数上市公司,如通用电气和加拿大电力公司,通过像卓越的PE公司那样严格地管理企业,而获得了巨大成功。虽然,如今的竞争更加激烈,挑战更为严峻,但如果以优秀的PE公司为典范,采用上述4项管理原则,上市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应该也能够率领他们自己的企业创造更好的财务业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