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寻找国内具有长远眼光的代表性企业时,本刊各位编辑同仁很快把目光集中到万科身上。中国的房地产行业造就了众多富豪,但也饱受非议。然而,万科的管理水准一直广被认可。聚焦核心业务、透明的公司治理、稳健的业绩增长、正面的企业品牌形象、远离"潜规则",以及为行业培养了大量人才等,这一切都使得万科独树一帜,卓尔不群,成为许多企业学习的榜样。
与万科几乎同时成立的最早一批地产公司,有些已经不复存在,多数仍然默默无闻,或者囿于一城一地之争,而万科早已把自己的成功模式复制到全国市场。在过去16年里,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年增长率达28%,净利润平均年增长率达34%,是上市后赢利持续增长时间最长的中国企业之一。万科2006年的销售收入达212亿元,净利润达21亿元,纳税额超过24亿元,成为第一家进入全国纳税百强榜的地产企业。
房地产行业投资周期长,受宏观经济和政策的影响大,在这样的行业里长期经营,企业必须具备长远的眼光。在过去20年里,万科何以能够绕过大大小小的暗礁安全航行?现在每年以超过50%的速度快速增长,会不会遇到问题?万科将如何面对未来20年的挑战?带着这些问题,本刊高级编辑柯恩专程前往深圳,在风格相当前卫的万科建筑研究中心采访了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郁亮。
在郁亮的眼中,未来的万科将成为中国最卓越的几十家企业之一,而不仅仅是房地产行业的一家优秀企业。这个雄心勃勃的目标,正在全方位改变着万科。无论是业务的地理布局、产品结构,还是新户型新技术的研发、人才的招募、企业文化的变革,都紧紧围绕着这个远大目标。例如,以前万科只引进最优秀的地产人才,而现在则开始从各行各业选聘顶尖人才。
作为总经理,郁亮每天上班第一件事,是在网上浏览客户投诉论坛,看看客户都有什么抱怨。企业的最终使命就是创造和保留客户--满足了客户,营收和利润就会随之滚滚而来,这一理念在万科的管理实践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万科为此成立了住宅行业第一个客户关系组织,对老客户的二次置业和口碑推荐寄予重望。万科针对客户生活习惯的调研帮助开发出新的户型,由此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这在地产业也是一件新鲜事。
郁亮介绍说,万科与其他发展商不一样,只盯住主流住宅。很多发展商做商业物业,万科不会去做,只做自用而非以投资为目的的住宅。万科也不做豪宅,给富人盖房子会妨碍万科做大,因为奢侈品不可能成为社会的主流产品。
郁亮想把万科定位为一家制造型企业,而不是传统的地产企业,因为制造业是中国企业目前在国际上最具竞争力、管理水平最高的行业。像福特造汽车一样盖房子,工业化生产技术是万科目前正在研发中的又一竞争利器。在过去的三年中,万科花费了5亿元人民币用于工业化生产技术的研发。万科正在东莞建设一个国家级的研发基地,一方面和建设部一起促成工业化住宅的行业标准,另一方面把国外的相关技术本土化。工业化生产需要一系列合作伙伴的配合,比如施工队伍,他们也要在这个基地培训自己的合作伙伴。郁亮说,五年之后,工业化生产将成为万科产品的主流。
在未来,住宅的各个部件在工厂里按照统一的标准生产完成,再运到现场快速组装,建筑周期大大缩短,建筑质量大幅提升,消耗的资源和所需的人力却大幅下降,这是万科为我们描绘的蓝图。如果这一蓝图能够变成现实,那无疑会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形态带来深远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