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低调的“卖水者”——电商服务商群体正在从幕后走向台前。它们成了大电商平台眼中的羔羊,这些电商平台为了完善各自的生态圈,掀起新的“圈地运动”,只不过这次面向的不再是消费者。
4月9日消息,亿邦动力网获悉,进入2013年,包括天猫、京东、阿里巴巴、敦煌等企业均已涉猎电商服务开放平台业务,试图将服务商引入到线上交易,从而在激活端对端服务链条之余,创造平台营收的新模式。
为了更清晰的呈现上述企业关于电商服务市场的布局、战略举措,亿邦动力网特此盘点,以供参考。
天猫聚石塔:封闭的开放数据
自2012年7月份强力推出聚石塔后,基于零售渠道的服务商市场开始从游勇散兵的状态,转向集约化、协同化作战的局面。
从数据上看,天猫聚石塔半年内的发展速度惊人:①规模上,覆盖了天猫2万商家,累计处理天猫订单1400万单左右,约占天猫总订单量的23.86%;②效果上,订单下载效率比未入塔的服务商快3倍以上,目前日订单处理数量最高曾达到65万;③安全性上,数据推送漏单数量为0,聚石塔本身故障也为0。
显然,在跑马圈地方面,淘宝系再次以先驱者的姿态卡位电商服务市场,既获取核心数据,又为跟进者制造屏障。
首先,在产品性能和服务方面,聚石塔显示出高效的执行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聚石塔正在形成蓄水池效应:一端掌握着数以万计的商家,一端则是云集了客户、商品、供销、财务、库存、无线等各种管理应用,最终聚合的海量的交易数据一旦闸门敞开,将会对零售,乃至整个产业链形成巨大冲击。这种靠数据驱动的零售模式,极有可能成为淘宝系电商的核心资产之一。
虽然亿邦动力网在走访的部分服务商中,仍存在产品对接不顺利、场景使用不协调、利益分配不均衡等问题,但诸如管易、E店宝、数云等盘踞服务商绝对市场份额的大企业均已入驻。
当然,聚石塔并非天衣无缝。业内人士指出,聚石塔的数据掌控了淘宝卖家的命脉,但围绕全网服务和数据输出方面则乏善可陈,表现出排他性和封闭性的一面。因此,对于全网铺货的商家而言,对接上个仍然存诸多限制。
京东服务商:尚未建立生态圈
据亿邦动力网了解,除了京拍档之外,目前针对京东开发的服务商屈指可数。对于尚未形成闭环的京东服务生态体系,京东商城董事局主席刘强东也坦言,与淘宝系存在不小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