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双十一,都是各个手机厂商激战的时候,今年也不例外。在10月份,各个手机厂商就频发新品,给双十一提供货源,到了双十一的前几天,各路公关文稿频频出现在各个媒体,为双十一蓄力。
终于,双十一当日大战爆发,各方为了销量数字竭尽全力,每家都在说自己是第一,然后又互相指责对方刷单冲销量,可谓热闹。那么在双十一大战背后隐藏着什么趋势呢?各个手机厂商谁又是赢家呢?我们来看一下。

一、华为小米争夺王座
过去几年,小米开电商之先,一直是网购的王者,但是从2013年底开始,华为荣耀与酷派大神加入战局,用小米的方式颠覆小米,在电商市场进入三家争夺的年代。而后,黄章复出,魅族脱胎换骨,加入争夺战,四家纷争。
而最终能与小米一较高下的还是实力雄厚的华为,在今年的双十一大战中。魅族初期异军突起,依靠其新品魅蓝metal一度占据销量榜首。但是魅族随后就被华为超越,魅族愤而指责华为刷单。
而强中更有强中手,小米在最后时刻疯狂反扑,一举超越华为与魅族,最终拿下品牌销售量第一的王座,勉强维持了线上渠道销量第一的尊严。当然,这一逆袭过程也同样被竞争对手指责为刷单。
实际上,在双十一之前,在各个电商排行榜的前两位也都是华为与小米两家,在王座的争夺其他厂商还差一点。小米有营销,华为有技术,而且两家现在都是资金雄厚。
最终,华为靠单品价格较高,拿下品牌销售额第一,小米靠销量拿下品牌销售量第一,可谓平分秋色。
二、魅族涅磐重生
这次,魅族虽然最终落败,但是一度领跑华为与小米,令业界侧目。多年以来,虽然黄章以雷军的师傅自居,但是魅族始终是一家量小被边缘化的厂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