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去了长三角的一些有代表性的企业之后让我对现在的国内企业的开发设计团队有了概况性的了解。我觉得确实现在国内企业即使是外资的企业情况是不容乐观的,基本上在这一块是个空白。我觉得在我们引进外资的同时也要注意技术引进和先进管理模式的引进。否则的话万一外资撤离我们还是一无所有的。
苏州松下是个较为典型的代表,我们一行人在和中方高层管理人员座谈时我便提了这个问题。他们确实有自己的设计团队,但是规模不大,是刚刚从产品部发展而来的。大多的工作都是在解析从日本本部发过来的技术文章,然后再进行产品开发和制造。只有在一个语音教育系统方面是本土设计人员开发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产品的科技含量是不高的。
还有南京夏普基本也是这个情况:虽然有开发部门但基本上是消化国外技术加本土设计开发的。
美资的AoSmith在这方面明显比日资的松下和夏普好,三家公司都是相同的合资形式相进的管理模式,但是可能是企业文化的差别,外资在这方面对企业鼓励多多了,他们提供一个技术平台和质量标准然后就看你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他们看的是效益。不过虽然这么开明的管理模式,一些涉及的核心技术的东西他们还是不可能给你的。
在众多企业中丰田昆山制造公司在技术方面是非常有特色的,因为他们是国内铸造行业的领导者和标准制造者,很多同行业的企业都需要丰田的机械和技术人员,除了在成本方面国内相同企业基本上是没有竟争力的。所以丰田对外开放核心技术,只要其他企业用了他的标准他肯定赚钱,又可以推动本身丰田标准联盟的壮大。同时又提高了全行业的整体实力,做到了共同进步又保持了自己的竞争力。即使如此中方的开发人员在公司的话还是很少的。
不过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可能象这些种大的跨国公司都有自己独立的开发中心,所以对各个工厂公司的设计开发投资甚至只是重视的力度还是十分小的。
我们还看了几个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基本上是没有实力开发,更严重的是他们连自己 的核心技术都是没有的,每做个产品都是去国外买个然后回来拆了自己用国产的零件在主装一下这样下去的话肯定是不行的。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