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战略的四种模式

   2023-02-10 互联网5590
核心提示:  特氏、里氏的另一贡献是推动了“营销战争”的观念。他们将营销看成是针对竞争对手的战争性活动,并提出竞争导向而非消费者导

  特氏、里氏的另一贡献是推动了“营销战争”的观念。他们将营销看成是针对竞争对手的战争性活动,并提出竞争导向而非消费者导向的营销战略模式。

  这显然又与传统的“顾客是上帝”,“围绕消费者需求”的营销大相径庭!许多公司都是通过市场调研来指引营销,依据消费者需求行事,最终结果往往是所有企业几乎得出相同的策略方向,指向相同的营运和推广。但市场不是真空,当消费者需求已有强力竞争者去满足时,以相同的策略对抗竞争者,无异于向防守坚固的城墙发动硬攻,最终使大笔的营销费用白白耗费。两人认为,除政府决策外,由于错误的营销计划而浪费的钱,比在其他任何领域都多。

  像美国第二快餐品牌汉堡王,通过调查证明消费者对快餐店最在乎的需求是“快”,于是它雄心勃勃地展开了“以最快速度提供最佳餐食”的营销活动,期望一举痛击麦当劳。结果,因为麦当劳是快餐业老大,已占有“快”的字眼,导致同样声称“快”的汉堡王不被消费者接受,营销一败涂地。

  如今的现实是市场供过于求,消费者需求已普遍得到满足,市场营销应该将重点从顾客身上转移到竞争者身上。建立品牌,要首先研究既有竞争者在消费者心目中的认知,为自己的品牌寻找到一个异于竞争者的角度,切入消费者心智。

  特氏、里氏在“营销战争”的观念基础上,提出了营销战略的四种基本模式(防御战、攻击战、侧翼战与游击战),供不同市场地位的企业选用,并给出了每种商战的原则,以指导实战。这种根据不同行业地位与资源能力,选择相应营销战略的做法,使得市场上不同角色的企业,均有恰当定位,谋得各自合理收益,而不至于导向盲目的商战,造成无谓的资源浪费。

  吉列在刮胡刀市场上的营销表现,是经典的防御战案例。吉列从单刀片产品到双刀片,再到可调整双刀片,它不断地以新品攻击、淘汰自己的老产品,时刻保持着领先,令竞争者难以超越。当BIC准备大肆推广一次性刮须刀时,吉列迅速推出了“好消息”品牌(一次性双层刮须刀)予以压制,有效捍卫了自己的市场领导地位。这是防御战战略原则的运用典范。

  类似百事可乐嘲笑可口可乐形象“老土落伍”的营销行动,是成功的攻击战略;德国汽车与日本汽车抢滩美国高、低价市场,是高效的侧翼进攻;众多资源不够的弱势企业,则可以在小类的产品领域或局限的地方领域,展开游击战,拥有自己的生存之地。

  在特劳特与里斯的营销法则里,大有大的做法,小有小的活路,既不坐以待毙,也不贸然出击。美国企业行使各自有效的营销战略,令整体的市场营销环境与资源利用更趋合理与有序化,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商业的成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