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之道:鲍威尔与曾国藩

   2023-02-10 互联网5970
核心提示:  把鲍威尔和曾国藩放在一起显得非常不协调---对于当下中国的领导者来说,《鲍威尔领导秘诀》要放在办公室最显眼的地方;而《

  把鲍威尔和曾国藩放在一起显得非常不协调---对于当下中国的领导者来说,《鲍威尔领导秘诀》要放在办公室最显眼的地方;而《曾国藩十二招治人手段》只能放在家中的卫生间里。不过,如果把"治人手段"中的"治"改成"领导",品味高下之分就不再那么明显。如果再摒弃《曾》中的糟粕,两者同样精彩。


  鲍威尔更多的时候向外寻找原因,而曾国藩向内寻找原因。鲍威尔的领导方式采用的是我们习惯了的叙述方式;而曾国藩的领导方式有着更多的传统智慧。曾国藩的领导方式看似充满了糟粕,对它的解读往往更为偏颇,但如果仔细筛选,其中实际上有很多朴素的真理;而那些来自西方的、看似真理的领导方式却往往只是"纸面的真理"。

   
  理解曾国藩的领导方式有三点挑战:首先需要摒弃成见,摒弃对"曾国藩们"与中国传统的成见;其次是,曾国藩的糟粕与精华一样多,并且有过多的道德说教,这往往把我们的注意力从更重要的东西上岔开;最后一点是,由于管理学者们对曾国藩缺乏兴趣,关于曾国藩的书便往往由那些迎合大众的人编写,"用人"便被曲解为"治人",许多阴暗的东西也被纳入其中,品味难免低下,这往往妨碍我们从管理的角度思考曾国藩。

   
  鲍威尔与曾国藩

   
  摒弃了成见,我们会发现鲍威尔和曾国藩在经历上就有如此多的相似之处。

   
  柯林·鲍威尔,现任美国国务卿,身跨军政两界,历经四届美国总统和无数次世界性危机。1937年,两位来自牙买加的移民生下了鲍威尔。1954年鲍威尔进入纽约城市大学,在大学期间他参加预备役军官学校并成为该校潘兴长枪队的学院首领。大学毕业后,他真正开始军旅生涯,曾被派往联邦德国、越南服役。越战后,在1971年他获得乔治·华盛顿大学MBA学位,之后开始华盛顿的辉煌,先后在美国白宫、五角大楼任职,1987年他被任命为国家安全顾问,1989年成为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他是美国历史上担任这一职位最年轻的人,也是第一位担任这一职位的非裔美国人。1993年9月,鲍威尔带着军界的全部荣誉退休了。在经历8年的繁忙的退休生活之后---此期间他是繁忙的演讲人、多家公司董事会成员和一家慈善基金会的主席,还出版了自传《我的美国之路》。


  曾国藩(1811-1872),"清代三杰"之一,洋务运动的先驱人物,还曾创办湘军长期与太平军作战。他历任内阁学土、礼部右侍郎、兵部、吏部侍郎,后任两江总督等职。曾国藩一生历尽坎坷,几度生死。他还是儒学大师,用笔记录自己的人生智慧和经验,留下了《曾国藩家书》。学者南怀瑾说,"曾国藩一生共有十三套学问,但流传后世的只有一套,即《曾国藩家书》。"诸多关于曾国藩的书籍往往根据《曾国藩家书》演绎,家书多为对晚辈的教诲,也常常自省,因此后人据此总结的曾国藩之道目光向内在所难免。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