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刚刚逝去的2005年度中国市场,用危机四伏、险象环生来形容众多知名商业品牌毫不夸张。肯德基、宝洁、强生、雀巢、高露洁、哈根达斯……一个个叱刹风云的国际品牌陆续在中国市场上遭遇到空前的企业危机冲击。年终岁末,辞旧迎新,当国人还沉浸在欢庆狗年新春的浓烈氛围之际,众多的知名国际消费品厂家,再次觉察到火热商机背后隐藏的丝丝寒意。对于拥有数个国际著名品牌洋酒和葡萄酒经销资格的保乐力加中国公司来说,2006年危机公关的第一场雪似乎来得特别早了些。
挑战:“芝华士谎言”,一文激起千层浪
2006年1月20日,距离农历中国新年只有9天时间,在全球华人最重要的春节前夕,全国消费能力被空前放大,市场的繁荣和火爆令辛勤打拼一年的商家们露出难得的笑容。《国际金融报》刊登的一篇题为《芝华士12年:“勾兑”了多少谎言》的报道,却掀开了狗年中国洋酒市场第一场品牌信任危机-“芝华士风波”拉开序幕。
《国际金融报》在异常醒目的头版位置刊登出这篇火药味道十足的曝光文章,文中援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所了解的在华销售的国际知名酒类产品芝华士12的成本信息,向欧盟最大的酒类公司保乐力加集团在华经销商-保乐力加中国公司发出四项质疑:芝华士12成本:“25元”缔造“亿元神话”?在华产品销售:大陆市场没有真正的12年酒?全体员工赴英旅游:暴利下的奢侈?品牌价值:“变了味道的水”?一连串的极具挑战性的发问,将远离普通消费群体的洋酒奢侈品芝华士拉下神坛,一时间,芝华士成本谎言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电台等传媒迅速传播扩散至全国。“芝华士风波”与其说成是新闻曝光,更不如视为传媒向洋酒品牌发起的挑战宣言,2006年度第一场国际品牌在华信任危机在狗年春节到来前爆发。
危机应对:保乐力加公关亮点难掩整体败笔
或许是2005年度太多的国际品牌危机案例,令诸多曾经忽视中国市场危机管理的外资企业承受着沉痛损失的同时,也在不断总结着危机应对和公关的经验教训。仿佛每经历一次危机的洗礼,外资品牌们的危机管理的能力就提升一步,而真实情况又是怎样呢?保乐力加中国公司对“芝华士风波”的危机应对,将告诉我们最终的答案。
回顾保乐力加公司对芝华士产品危机的应对,其整体危机管理可以概括为:“亮点颇多,败笔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