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做同样的产品,有的公司赚钱,有的公司赔本。从根本上讲,都是因为商业模式的差异,可以说,商业模式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过:“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在快速扩张的大潮中,通过兼并和收购,将优秀的商业模式复制到新的企业,成为很多企业做大做强历程中的必经之路。
所谓“商业模式”,就是关于企业“做什么,如何做,怎样赚钱”的综合体。任何一种优秀的商业模式在日趋成熟的过程中,都付出了高昂成本,甚至是历经磨难的。一旦在实践中证明这种商业模式的比较优势后,如果能够将之成功复制到多个企业,那么,这套成功模式的单位成本将被“摊薄”。
在知识经济成为时代主旋律的今天,沿着一个总结出来的捷径迈向成功,以一套成功的商业模式“打遍天下”的案例更是屡见不鲜。笔者经过对一些相关的成功和失败案例的分析,发现商业模式的复制过程和现代印刷术中的复印过程有诸多相似之处,比较浅析如下:
一、复印的“底版”一定要好→要复制的商业模式一定要有生命力
复印时,底版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复印的效果;同样,作为复制的“底版”,优秀的商业模式必须是曾经成功过的,有生命力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会被淘汰的。好的模式才可能打造无数个与“母版公司”一样有竞争力的“复制公司”。戴尔几近完美的直销模式被复制到各个国家,就有力说明了这点。复印时,底版不但要好,而且应该是可以被“扫描”出来的。同样,并不是所有的商业模式都能被复制,未成型或缺乏清晰化构成的商业模式即使能够赢利,也不能被成功复制。
对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的行业来说,通过商业模式复制的方式扩张更直接一些,如沃尔玛、家乐福、国美、苏宁等公司,以规模和统一管理实现了“统购分销”,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市场占有率,顺利打造出大销售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