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为何要进入PE领域?

   2023-07-11 互联网2630
核心提示:关键字:联想 PE领域 电脑制造 资本运作 投资   可能是联想进入PE领域以来最大的一笔投资,联想与石药的合作始终扑朔迷离。  

关键字:联想 PE领域 电脑制造 资本运作 投资
 
  可能是联想进入PE领域以来最大的一笔投资,联想与石药的合作始终扑朔迷离。

  在2007年3月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石家庄市市长冀纯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确认,将把石药的股权整体转让给联想弘毅。在中国,这则可以视作官方的消息发布后仅隔一天,记者见到了联想控股副总裁、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而他却对石药一事不置可否。

  花费巨资并购IBM的PC业务之后,柳传志的精力已经从制造产业向资本领域逐渐转移。在2007媒体见面会上,联想控股大家庭中,不见杨元庆、郭为,坐在柳传志旁边的是朱立南、陈国栋、赵令欢,他们三位分别是负责风险投资、地产和并购投资的老总,而这也正是联想控股新业务团队的首次公开亮相。

  在新闻发布会上有一个细节,出乎所有参会者的预料。在三位副总裁分别演讲完毕之后,柳传志让在场的媒体朋友对他们的现场表现予以点评。

  无论孰好孰劣,有一点不容否认,同为三驾马车,可能弘毅投资动用了联想控股最多的资源,并先后进入金融、建材、汽配、制药等诸多领域,目前直接管理和运作三期基金,资金总额合计超过55亿元。

  柳传志,这位40岁开始创业,天生具有冒险精神的企业家,如今已经是中国企业界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少数几个人之一。然而,在联想集团经历了多元化阵痛之后,他由产业延伸向资本延伸的探索能否给中国企业发展“另谋出路”呢?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国有资产如何保值增值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私募资本进入国企改制是否能够成为一种趋势呢?当年说出“不做改革的牺牲者”的柳传志,如今为何又要涉险一试呢?有诸多的谜题等待联想控股用实践来回答。

  联想为何要进入PE?

  联想为何要进入PE领域?这似乎是一个不难回答的问题——因为手里有钱,但对联想又是一个不怎么容易回答的问题。

  众所周知,“贸、工、技”是当年柳传志提出的一套联想发展的道路,然而,在以“贸”起家,以“工”成为世界PC巨头之后,在“技”的问题上,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却并不能算作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而如果把“技”换为“资”于现实似乎更为贴切一些。

  或许看过《联想风云》的人都会承认,柳传志是一位天才的商人,却不是一位天生的科学家。在当年掌控国内PC市场之后,柳传志和联想集团其实就已经开始了多元化的尝试,联想集团曾经先后进入过互联网领域、IT服务领域等等,但大都无功而返。

  联想集团当年为何要多元化?按照杨元庆在《联想风云》里的说法:“我们的主要问题就是,联想从40亿美元往100亿美元进军的时候到底怎么走?无非两条路,一条国际化,一条多元化。我们都认为多元化要比国际化好走一些。”而柳传志在当时也是同意杨元庆的战略思路的。

  虽然联想集团多元化失利,但是联想分拆后联想集团越来越往专业化、国际化方面发展,而联想当初构思的多元化的任务则落在了联想控股下另外的三家新业务公司上。

  进入风险投资和PE,除了联想控股账面上存有大量资金之外,更重要的也来自于柳传志作为企业家的一种战略自觉。当时柳传志拜会了包括杰克·韦尔奇在内的各路投资高手,这也让柳传志意识到“融、投、管、退”四字的要诀,如果把“养猪”和“养儿子”混为一谈,那么就已经违背了初衷。对于“退”字,柳传志也更多了几分心得:“什么时候退出最合适,那就退出,不会再有拖泥带水的事情。”

  虽然柳传志认为应该用联想的成功经验和资金帮助中国具有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但是风险投资具有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高成长性与高不确定性并存。而这对于柳传志来说,把20余年创业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放到“可能性”上,并不太符合他爱风险又相对保守的性格。所以,联想控股在风险投资上投资的项目虽多,但是总盘子并不太大。

特别推荐:


   

文本大全免费下载
与考核文本大全
评论职场故事集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