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都拥抱变化、拥抱2.0了,如果还我自清雅地玉树临风般旁若无人,不知如何能给“先进”的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最近界挺热闹,国际协会理事会(ICMCI)在中国开展第六期国际注册师(CMC)认证考试,中国管理传播网推出“中国行业十佳网络评选活动”,“第五届(2007)中国高峰会暨管理论坛”即将召开……
再次参加或者参与这些活动,感觉和当初做《咨询》专刊时的状态不同。以前更多的是深入其中,和咨询机构以及咨询人是近距离的接触,而现在,更多得是站在整体企业发展的大平台上看,视角变了。
产生了几个疑惑
中国管理传播网主办的“中国行业十佳网络评选活动”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随着评选进程的不断推进,我的几个疑惑也渐渐地冒了出来。
我采访过中国管理传播网的主编汪兴洋先生,据他讲,此次评选的最终目的其实不是什么“评选”,而是YOU时代下的一种传播方式,这在活动开始的定位就说的比较清楚--
“2007中国行业十佳网络评选活动”,运用YOU时代的传播方式,搭建互动平台、展示平台,最终形成服务平台,为广大的咨询机构和咨询师进行传播等相关服务,其目的就是让我们的广大企业认识、了解我们优秀的咨询机构和咨询师。也就是说,用一种互动式的、参与式的、民主式的、众议式的方式(2.0的方式)展示咨询界的实力、品牌,让企业客户在交流中进一步了解界。
或许这个评选活动就是在尝试解决这样一些问题:作为一个机构,作为一个咨询行业的多年从业人员,你在业内,特别是在企业的知名度和口碑如何?你和同行的差距在哪里?除了你原有的客户,公众对你所在的咨询机构包括咨询师的认知如何?
一切看似用心良苦,但结果却如何呢?
疑惑一:是投票情况不理想?还是被服务对象漠不关心?
中国管理传播网在业界是具有不错人气和良好口碑的网站,其注册会员大部分都是企业管理人士。据汪兴洋先生介绍,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的网站排名监测,自“评选”开办以来,中国管理传播网的流量和点击率排名一直保持在一个“不错”的位置(一直保持在管理类网站排名的前10位),也就是说,中国管理传播网在管理者中的影响力还“不错”,但从实际投票的情况上看,并没有达到主办者的预期值。
本次评选活动要评选出优秀机构十佳,优秀师十佳,活动的初衷虽然未必能达到完全的“民意测验”,其结论也不是“质量认证”,但希望咨询机构和咨询专家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企业管理者关注,并能够进一步认识并了解他们和他们的公司(为此,中国管理传播网还在首页上为上榜的咨询机构和咨询师提供了展示平台)。除了咨询公司可以自己对自己进行评价,咨询公司之间也可以相互评价,当然,我们更关注的是企业界对的评价。但活动进行了一个多月,网站的后台显示,参与、关注此次活动的管理者并不积极。这样的结果是否表明,中国的企业界对界的总体关注度还是不高?
疑惑二:著名洋咨询的缘何排名落后?
在中国的界,土、洋咨询的分析类比一直存在,但无可否认,从规模运作到签单率和利润,著名的洋咨询都把中国本土的咨询公司远远抛在脑后。但作为一项公众调查,几个著名洋咨询却纷纷落马前10名,甚至是2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