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是冬天,一半是春天

   2024-02-18 互联网1110
核心提示:经济的严寒于这个冬季来临之前猝然来袭,在资金链断裂、市场低迷的大背景下,作为依附性很强的智业公司自然也难独善其身。盛宴散

    经济的严寒于这个冬季来临之前猝然来袭,在资金链断裂、市场低迷的大背景下,作为依附性很强的智业公司自然也难独善其身。盛宴散去是心焦的彷徨和对前行的恐惧,这个严冬,智业公司该如何应对?是逆势出击,还是坚守等待,抑或是闭关修炼?

    “智业过冬”不能一概而论。

    智业公司分两种:一种是广告型的,以广告制作、广告代理为主营业务;另一种是营销型的,以营销策划为主。

    其实冬天只是针对前者而言的,而且也不是从2008年才开始的,“广告型”早已体弱多病了。

    《2007年中国广告年鉴》公布:“2006年,全国广告公司经营额631.3亿元,比上一年增加15.9亿元,增长了2.6%;广告公司数量99368户,比上一年增加15095户,增长17.9%。”

    做智业的经常帮客户计算“单店效益”,从这组数字我们就可以看出,广告业是店越开越多,钱越赚越少,单店效益直线下滑。要知道,2006年的通货膨胀率都超过2.6%!因此,我们说广告型公司的体质早就很弱了。2007年中国成为仅次于美、日的第三大广告市场,业内一片欢呼。其实这个世界第三是靠客户的广告投入支撑的,换句话说,是客户救了广告公司。现在一阵风过来,客户打喷嚏,当然会有大批的人感冒。

    单从广告投入减少来看,影响最直接的是国际型广告公司,汽车类、高档商品类客户影响尤烈。而且因为广告预算的时间关系,真正的严冬将从2009年开始。

    相反营销策划型公司正进入春天。一方面,企业资金紧张,在少广告甚至是无广告情况下面临着如何提升销量、建立的问题。另一方面,大量出口型企业转做内销,他们直接面对的就是:无、无、无品牌。那么如何“无”中生“有”?如何在上万家对手同时转向的情况下花小钱办大事!这些恰恰是营销策划公司的强项,广告公司并不能给出完整的、有实效的解决方案。

    因此广告公司进入冬天的时候,营销策划公司恰好迎来它的春天。

    从去年开始,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就充分感受到这一趋势,也正在服务这一类型的客户。目前来看,效果不错。

    即转机。上世纪70年代,西方“能源危机”、“金融危机”同步爆发,企业界哀鸿遍野,但就是这一阶段孕育了接下来三十年的繁荣和商业规则的全面升级。此次“冬天”一样如此,关键是抓住规律,抓住趋势。

    们是否想过:数以百万计的企业外销转内销,如果大家都按照传统模式建团队、建渠道、建品牌,那么对资源的争夺,对时间、金钱的浪费是不可想象的!也没有几人能成功。现有的建立“自有品牌”的模式很可能在把企业引向深渊!

    明智的企业家要想跳出重围,必然率先思考新商业、新规则。如在世界范围内,零售体系连锁化和无店铺化是两大趋势,电视购物又是无店铺业态中增长最快的。2007年美国电视购物销售额已占全美零售总额的10%,在韩国这一比例为8%,而中国仅为0.12%!因此这一业态必然高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