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富》:金融来袭,不仅企业正在“过冬”,农民的日子照样不好过——大量农民工失去工作无奈返乡,农产品价格一路下降,农民货币收入预期堪忧。我们开始讨论之前,不妨先作一个事实判断:中国家电企业和中国农民究竟谁更困难,谁更需要帮助?
洪仕斌:中国家电企业经历过各种形式的危机,但是像现在这样原材料价格“过山车”似的下跌,却没有经历过,导致企业大量亏损。
经销商方面,大家都不敢进货。眼看着家电价格下降,多进货就意味着赔钱。所以,目前家电滞销严重。但家电企业牵扯到太多的就业问题,国家为了社会稳定,无论如何必须要拯救家电企业。
目前,中国农村还是有一定消费潜力的。国家为了拉动内需只能这样做。当国家觉得“家电下乡”试点能够给家电企业带来一线生机,又有众多专家、官员、企业的呼吁,所以就将“家电下乡”推向了全国。从全局讲这种做法无可厚非。
“家电下乡”:究竟是惠农,还是救企业
《中国财富》:有人认为,政府发动如此大规模的“家电下乡”活动,是为了解决那些面临困境的家电生产企业清理库存、回收资金,是一种政府“救市”行为。另有人认为,“家电下乡”活动是政府的一种惠农政策,是为了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那么政府的着眼点究竟是什么?
洪仕斌:我们做过农村调研,当时江西农民就说:洗衣机是洗城里人的衣服,它能够洗干净村里人的衣服吗?当谈起电冰箱时,农民几乎要骂人。农民说:一台电冰箱一年的电费比我孝敬我父母的钱还要多。电冰箱岂不是成了我的爷爷?我们吃的菜都是新鲜的,肉又吃不起,我往电冰箱里放什么?
所以,如果从农村的角度讲,“家电下乡”不是中国农民所需要的。国家没有考虑到农民的利益。




